|
■新闻多一点 制图 李宁
|
今年夏天,运动点燃激情。除了全球瞩目的2016年里约奥运会,不少宁波校园运动队在各级各项体育比赛中载誉而归。近年来,随着宁波中小学“特色”体育工作的开展,学生们除了传统的体育课,还能参加体育社团、体育赛事等各式各样的体育活动。 目前,宁波共有66所中小学校成为浙江省体育特色学校。近日,教育部又公布了首批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示范校,宁波共有13所中小学上榜。从省级体育特色学校,到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示范校,宁波中小学体育工作正不断焕发出新面貌。 李宁 校园运动小将尽显 竞技体育本色 这个暑假,从省级比赛到全国大赛,再到世界级赛事,不断传来宁波校园运动小将们得奖牌的好消息,并且奖牌的含金量都挺高。 7月底,在浙江省青少年射箭锦标赛中,宁波队获得团体总分第一、金牌总数第一的好成绩。其中,来自江北红梅小学的王薇枝、陈子瑶作为宁波队女子丙组比赛的运动员,在此次比赛中发挥出色,该组最终以1907环的成绩获得了女子丙组团体金牌。 此外,还有鄞州东南小学健美操队夺得两项省级冠军、北仑灵山学校校园足球队摘取全国比赛三等奖等。 每年暑假是各级各类青少年体育比赛的“热季”。宁波不少校园运动队趁着假期打比赛,不断刷新战绩,甚至站在了国际比赛的领奖台。 八月中旬,鄞州金家漕小学手球队的15名小队员,在2016年丹麦维堡国际青少年手球锦标赛中,捧回了沉甸甸的U12男子B组冠军奖杯,实现了中国青少年团体球队项目在国际大赛零冠的突破。他们之中,队员最大的12周岁,最小的10周岁。 据了解,金家漕小学2004年引入手球项目,学校有自己的手球联赛“JHA”,整个联赛历时一个学年,有100余场比赛,每个班级有手球队。该校手球队曾3次获全国冠军,是浙江省唯一一所三冠王手球学校。手球已经成为该校校园体育工作的特色,2009年,该校成为第二批浙江省体育特色学校之一。 各类体育特色项目 增强学生体质 据宁波市教育局学校安全与体卫艺处统计,2008年以来,宁波共有66所中小学校成为浙江省体育特色学校。这些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项目,除了比较广泛的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游泳、田径、篮球等,还有射击、拳击、自行车、摔跤等比较少见的项目。 此外,目前宁波还有33所学校成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开展校园体育工作,为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质,实现“体”与“智”双向发展。为此,宁波各县(市)区在创建体育特色学校的同时,还出台了鼓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政策。 今年,鄞州区教育局公布了中小学体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根据该计划,截至2018年,鄞州区中小学生每人每天在校至少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每人至少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学校层面,到2018年基本实现校校有体育特色,重点打造25项区级以上学校体育特色品牌项目,并新增8所全国级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 鄞州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中小学体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以期实现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优良率分别达到95%、40%以上,省高校新生体测合格率居全省中上等的目标。 去年,浙江省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试点县(市)区名单公布,江东区是宁波市唯一上榜的试点县(市)区。目前,该区拥有全国足球特色学校2所,省级足球特色学校1所,市级足球传统学校和定点学校10所。 校园足球进入学校的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已经成为江东区普及校园足球的有效载体。该区不少学校还结合本校实际,编写足球校本课程,如江东外小编写的《小甲A足球课程》和春晓中学编写的《中小学校园足球教学指南》。 此外,为激发学生踢球的热情,该区还通过足球协会进学校,开展校级、区级联赛等活动,让学生们走出教室、走出校园,在阳光体育中增强自身体质。 宁波有13所 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示范校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首批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示范校,宁波一共有13所中小学上榜(详见《教育周刊》第二版)。 据悉,首批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示范校的名头并不好当。 为真正发挥出示范校的作用,各校要按照国家和省示范校建设的标准,继续建设、维护好学校体育场地设施,配好体育器材和教学装备。 与此同时,要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按标准配齐配好体育教师,按规定把组织开展课外活动、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课余训练、比赛等纳入教学工作量。 不仅如此,还要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足开好体育课程,严禁削减、挤占体育课时间等。 此外,教育部将把“示范校”建设纳入学校体育工作评价体系,研制“示范校”动态调整机制,建立信息管理和质量监测制度,并适时督导检查“示范校”工作。 对于评估检查不合格的单位,将责令其限期整改,直至取消命名并予通报。 “体教结合” 为宁波中小学体育添活力 前不久,石智勇斩获宁波史上首枚奥运金牌点燃了甬城人民的激情,也让不少人关注起他从慈溪市新浦镇中心小学的举重训练基地,到宁波市体工队的训练历程。 新浦镇中心小学举重项目是该校的特色项目之一,在教练岑永明的带领下,举重队多批次向高一级专业学校输送了举重人才。 据悉,宁波许多中小学校的基层训练点为各级运动队提供了不少好苗子,其中不乏重点学校。 2002年,创建近30年的宁波市第二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规模缩小并趋于萎缩。于是当年12月,学校开始尝试一条宁波乃至全省都没有过的全新“体教结合”之路:从市区搬迁到位于鄞州区鄞江镇的鄞江中学内,由市体育局与鄞州区教育局联合办学办队。 鄞江中学是省一级重点高中,为了保证学生的文化学习与运动训练,该校运动员采取上午读书,下午训练,周六不休息,晚上夜自习与训练相结合的“体教结合”模式。除了平日的教学上课外,在集训或比赛后,鄞江中学的各科教师还会为运动员进行专门的辅导、补课,以保证学生文化教育不受太大的影响。 该校“体教结合”模式的推行,不仅给予体育特长生与普通生同等的教育机会,让体育后备人才既在体育运动项目上出成绩,又在文化上达到合格,同时还提高了整个学校学生的体质。这些年来,该校有不少学生考入了体育院校本科。 “体教结合”为宁波中小学体育工作增添了活力。据宁波市教育局学校安全与体卫艺处统计,2015-2016年度,慈溪市鸣鹤初级中学等5所中小学校成为宁波市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51所中小学校成为宁波市训练点,还有96所中小学是宁波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