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理财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9月19日 星期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假离婚后复婚就万事大吉?律师说———

这么一折腾 婚后财产有可能变一方个人财产

  漫画 严勇杰

  在宁波,为了买房或是转移资产,“假离婚”的人并不少见。但现实情况是,忙乎折腾一阵后可能会发现事与愿违,甚至可能造成更为严重的损失。

  宁波市律师协会婚姻家庭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施晓介绍说,从法律关系上讲,不存在假离婚,只要离婚了,拿到离婚证,就是真离婚,就算复婚了,也同样存在财产风险。

  “假离婚”后失去继承权

  最近,宁波有一则假离婚的事件较引人关注。象山县的赵某来到该县公证处,要求申请办理房产继承公证。她声称自己的丈夫过世了,名下有一套房产,她要和儿子共同继承丈夫的该套房产,但不动产登记处要求提供继承权公证书。原来,三年前,为了规避国家二套房政策,赵某与丈夫陈某“假离婚”,这期间两人购置一套房产,登记在陈某名下。不料,后来陈某离世了,赵某欲继承房产却被告知无继承权。

  我市一位律师也向记者讲述了一个因买房而“假离婚”的事情。那还是几年前宁波“国五条”限购时期。女方在刚生下孩子后,正处于哺乳期,男方提议说为了孩子以后上学考虑,要买一个学区房。因当时限购,双方需要办理一下“假离婚”,男方称等房子买好后,再结婚。女方觉得,丈夫的说法有道理,于是同意了。在离婚协议书中,男方将房产等大部分财产都划归到自己名下,同时对其他的事项进行了非常细致的约定。女方觉得,这反正是走个形式,也没在意。让女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等离婚手续办好的时候,男方没有了反应。原来,这起离婚原本就是男方策划好的。

  同样是为了学区房,陈先生进行的“假离婚”则是选择让自己净身出户。陈先生父亲家附近的小学是名校,为了让孩子上名校,他准备跟妻子离婚,他和孩子净身出户,户口都挂靠到老人那里,这样,孩子就可读名校了。

  因为相关政策规定:“父母双方离婚的适龄儿童,应根据离婚判决书(或离婚协议书)中关于小孩及房产的判决来确定就读学校。若房产判给一方,小孩判给另一方而寄居在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处的,经学校调查确认后,可给予照顾进入相应的小学。”

  各有各的“假离婚”理由

  再来看一个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假离婚”吧。

  为躲债务,宁波男子林某与妻子“假离婚”转移财产,只是他怎么也没想到,如此一出戏一唱,不仅房没了,老婆也没了。

  林某做生意欠了5万元债务,债主起诉到江北法院并申请了强制执行。林某不想还这笔钱,便与老婆周某商量两人假离婚,而他放弃一切财产,全部给周某一个人,孩子也由周某抚养。于是,两人办好了离婚手续,转移了房产。他以为,他名下没有财产了,执行法官和债主再也奈何不了他。

  林某自以为得计,却不懂常识,当时他欠债虽然是以个人名义借的,但是为了共同的家庭生活所借,被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周某还是有还款的义务。执行法官当机立断,查封了周某的房产。

  更雪上加霜的是,周某在与林某离婚之后,就偶遇了自己的初恋男友。林某气得直冒火,他与周某虽然说是假离婚,但在法律上,他们的确没有什么关系了。

  而有些“假离婚”的理由,让人啼笑皆非。为让小三死心,还有夫妻假离婚老公净身出户的。

  复婚后也有财产风险

  记者发现,综合这些“假离婚”事件,网友担心最多的,就是假戏真做。如果一方净身出口,房产等归另一方,之后要是弄假成真,就会人财两失,导致赔了夫人又折兵。

  事实上,除了假戏真做这个问题,“假离婚”面临的风险很多。宁波市律师协会婚姻家庭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施晓介绍说,从法律上来说,没有真、假离婚之说,也就是只要把离婚手续办了,那么双方就是真离婚了。因此,不论何种原因,在办理离婚之前,都需要认识到其中的风险。除了假戏真做真离婚这个风险外,还要注意离婚一方是否有借离婚来欺骗对方财产、孩子抚养权的可能。

  假离婚一定要慎重对待,很有可能出现事与愿违的情况。如果一方利用“假离婚”来达到真离婚的目的,或者因各种原因无法复婚,因离婚协议的草率签订,另一方可能一无所有。”施律师说,法律不可能根据一纸协议干涉公民的婚姻自由,离婚之前夫妻双方的复婚约定,即使公证过都会被视为无效,如果对方不愿意复婚,另一方不能强制要求结婚。而且,就算复婚了,也同样存在很多财产风险,比如前一段婚姻法律关系解除时归属于一方的财产,复婚时已作为一方的婚前财产,而不再是夫妻双方的共同财产,一方离婚后复婚前购置的财产很有可能变成一方个人财产等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