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村位于溪口镇西南部,地处山区,山林面积14700亩,其中毛竹山近万亩。石门村以盛产竹制品而闻名全国,如今,该村做的竹制品还出口国外。此外,该村里的“竹海飞人”也是远近闻名。虽然石门村的旅游业还未开发,但这个建于宋朝的村庄已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往探寻村子的历史文化。 进村像进石桥博物馆 昨天,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记者来到了坐落在奉化中部大雷山南麓的石门村。一进村子,迎面而来的就是岁月的醇厚之气。村口祠堂对联曰:宋室开基八百年,江山衍脉三千里。既点明了建村时间,又昭示石门毛姓源自浙西江山。 石门村的民居皆面溪依山而建,村中的一些老房子上,可以见到“大夫第”、“登科”等匾额,可想而知,这自古也是个重诗书的村子,也出过不少有名的“毛氏”。石门村的“六院一府”古建筑群依旧保存完好。青砖、灰瓦、木雕、牌匾、古井、小巷,都能把游客带入历史的深处。 石门村还有许多古老的石桥,走进村子,好似走进一座石桥博物馆。村口一二公里处,有一座迎宾狮凤桥,单孔石拱桥结构,横跨石溪两岸,整个跨度近20米,是村民进村的第一桥。这座古桥尽管历经800余年,却无半点损伤。而最有名的,当属村口的一座梯云桥,又叫五洞石桥,人走在上面,丝毫感觉不到走在古桥上,但这座桥其实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桥拱下,无数的鹅卵石有序地排列着。其朴实的风格,原始的用料,精致的构造,让游人拍手叫绝。村的尽头,又有许多不同的石拱桥近十座。 “竹海飞人”在竹林间游走 不过令村子更出名的则是村里有一门非遗绝活———“竹海飞人”。 据村干部介绍,尽管祖谱上没有记载这一绝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但从清代末年有相关记忆开始推算,至少也有上百年的历史。 竹农为了让毛竹长得挺拔,往往会在台风季节或冬季大雪来临之前,带着竹刀,爬上竹梢,将竹脑砍掉,以防毛竹压力过大。住在竹林里的人从小练就了削竹脑的技巧,一些艺高胆大的竹农更是有着一身的绝活,他们能利用毛竹自身的弹力,跳跃到另一株毛竹上削竹脑。因为脚不着地、快速转移、让人感觉是在竹林上飞行游走,所以被称为“竹海飞人”。 不过,现在会“竹海飞人”绝活的人越来越少,能飞的人的年纪也渐渐大了。目前石门村还能从事这项绝活的也剩下没几个人。游客若想看到“竹海飞人”绝技,可能更需要运气了。 记者 鲁威 “国庆去哪儿玩”征集选登 海中石:招宝山被称为海夭雄镇,坐居甬江出海囗,海防遗迹为国家级文物保护,早晨登高望远,是观曰出的最佳处。山下的防空博览园内正在搞灯光秀。 老豆:国庆长假走了东道岭古道的全程。东道岭是过去东西岙村、天打岩村村民过横街、渡钱湖、上甬城的捷径。现在都成为休闲加健身的通道了。当天是走了东道岭古道的全程,並参观了安山寺到东岙乘公交再回甬的,不少人走不过瘾回头又向福泉山方向去了。 秋之白桦:国庆假期公交出行,目的地是鄞州区塘溪镇雁村。公交109路转665路(福明--雁村,票价6元),也可以坐车到塘溪公交站转602直达雁村。雁村素来就有‘宁波香格里拉’的美誉,是塘溪最边缘的高山村,因整个村庄的形状像一只展翅的大雁而得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