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是慈溪市公安局监所管理大队监管女民警施玉娣值班的日子。记者见到施玉娣时,她正领着一批女性监管对象,参加室外举行的集体教育。“我们刚刚开了早会,与前一天值班的同事作了交接。” 集体教育结束,按例施玉娣要到她管辖的拘室进行点名以及安全和内务检查,并与新来的监管对象逐一交流谈话。记者跟随施玉娣,首先来到张某所在的拘室。物件如何摆放、衣服如何晾晒,她一进门就像是一位“大姐姐”,事无巨细地嘱咐着拘室内的每一个成员。 在个别谈话环节,施玉娣询问了张某的腰伤情况。虽然张某刚进拘留所不足24小时,可施玉娣早已对她的情况了如指掌。“前几天有一位监管对象深夜突然发病,幸亏值班民警及时将其送至医务室救治,不然就麻烦了。” 刚进第二个拘室,监管对象吴某就向施玉娣嚎啕大哭:“我想19个月大的女儿了……”同为人母的施玉娣也流露出了一丝同情的目光。不过,她很快定了定神说:“我可以帮你询问一下办案单位,但是你必须保持情绪稳定。” “民警的职责不仅是要做好看押工作,还要做好谈话教育,履行管教职能,这关系到每个监管对象的情绪变化和精神状态,更关系到她们走出去以后能否改过自新,一丝一毫马虎不得。”她说,吴某是因为盗窃进的拘留所,因此她想借此机会与吴某作一次长谈,以吴某的女儿为切入点,努力唤醒吴某心底的善念,规劝她改过自新。 施玉娣说,她需要经常与监管对象进行交流,一方面解除她们的思想包袱,以便配合办案机关的工作;另一方面,要从侧面打听拘室内其他人的情况,有的人可能比较关心孩子,有的人可能关心老人,针对不同的人,要从不同的角度对症下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