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漫画 章丽珍 |
昨天,A股高开高走,成交较前一交易日猛增逾五成。行业板块几乎全线上扬,两市逾2千股飘红,仅地产股与黄金股逆市下挫。 节后大盘放量拉升让投资者产生了一系列疑问,是超跌后的反弹还是即将开启新一轮的涨势?是乐观还是谨慎?机构10月的市场投资逻辑是怎样的? 记者 张寅 机构提醒投资者保持谨慎 创业板指数表现抢眼,大涨2.72%,领先四大指数。目前,创业板已回补了9月9日向下跳空缺口,而上海综指、深圳成指收盘位置离前期缺口仍有一定距离。 和信投顾认为,周一沪深两市反弹是由技术层面引发的。创业板率先回补了前期缺口,市场量能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配合,但从中期量能对比来看,目前量能很难支持一个强劲连续的反弹,如果量能出现萎缩或市场因素出现变化,市场则可能继续弱势震荡或回落。预计市场短期内仍有拉锯,投资策略上密切关注市场量能变化,稳健投资者可继续观望;短线投资者可视品种量能及市场总体量能变化而适量进行高抛低吸式的操作,不宜追涨。 巨丰投顾也提醒投资者保持谨慎,切勿轻易追涨高位个股。昨天,大盘上涨得益于经济数据趋暖、增量资金入市预期增强等多因素对市场情绪的提振。短线而言,市场快速放量补涨打破连续多日的千股横盘僵局,但昨天涨幅榜前列的个股,往往是暴涨后持续缩量阴跌的品种,因此不能排除诱多嫌疑。对于壳资源股及三季报增幅较大的中小市值品种,投资者应当加以重视。 广州万隆认为,大方向上的格局不会变化,震荡分化仍将是后市行情的主旋律。反弹红包行情更多是节前备受压制的做多动能在利好消息的刺激下的集中释放,由于金融强监管和A股尚未出现趋势性机会,楼市资金就此大幅流入股市可能性不大。 梳理机构10月的投资逻辑 展望10月,机构的投资逻辑又是怎样?银河证券策略研报指出,10月份的趋势判断维持震荡格局。今年10月,美联储加息预期降温,但美国大选牵动市场神经,人民币加入SDR后的表现值得关注,人民币兑美元没有持续贬值的基础。三季度经济数据将公布,或略超预期,总体较为平稳。房地产结构性高热持续不退,地产政策备受瞩目,预计调控压力会增加。货币政策保持相对稳定,节后宏观流动性或有一定缓解。财政政策和供给侧改革继续发力,是稳定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的主要动力。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作用机理、对银行和市场风险偏好的影响需要进一步明朗,蓝筹估值较低对股指有一定支撑。 招商证券发布策略周报称,国内宏观经济金融数据的企稳向好,“深蹲”系统性风险大大消除。在经济转型期的资产荒、低利率、金融稳定的大背景下,一方面是全球市场联动性明显减弱,另一方面近月宏观经济金融数据的企稳向好,大大消除“深蹲”系统性风险。考虑到低利率环境,以及一二线地产去库存较好,本轮房地产调整可能会比较温和。本轮地产景气周期中,开工和投资数据的反弹本来就不强,因此地产的调整对投资的影响预计不大。PPP有望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对投资增速在四季度的表现不悲观。 光大证券认为,A股反弹尚未结束,配置上回归成长。在估值风险基本可控的背景下,更看重业绩持续增长对股价的驱动力,各类股票资产排序为:价值成长>次新股(高送转)>价值股>周期股。其中,价值成长主要是PEG性价比较高的稳健成长品种,攻守两相宜。高送转有望在四季度迎来阶段性行情;价值股和周期股的表现则更多取决于货币宽松和财政刺激能否超预期,特别是地产链相关公司受调控政策影响相对明显,配置观点最为谨慎。行业角度而言,建议关注内生性高增长的高端制造(集成电路、移动通信基站、工业自动化)和消费升级(保险)、消费电子、医药、SUV、新能源(汽车)两大领域的中长期投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