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文娱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10月15日 星期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招宝山上曾有同泽祠

  商报讯(记者 陈爱红 通讯员 虞永杰)125年前,镇海招宝山上曾有一个纪念海防将士的同泽祠。估计现在很多老镇海人都不一定知道这个纪念祠,但是新发现的一张碑拓证实了同泽祠的存在。近日,记者从镇海区文保所获悉,该所发现的一张碑拓为研究镇海海防文化提供了新的实物依据。

  该所工作人员近日在整理碑拓时,发现了《县正堂王示》碑拓。该碑拓长150厘米,宽70厘米,约450字,它记录了一件鲜为人知的事情:为纪念驻扎镇海一带为海防而献身的官弁、勇丁的英灵,清光绪十六年(1891年),由统领抚标亲兵小队捐资,在招宝山宝陀寺望海楼后(现藏经楼后),“建楼厅三楹,名曰同泽祠”,并将该祠交由宝陀寺管理。

  镇海口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自明代以来,经历了抗倭、抗英、抗法、抗日的“四抗”战役,据初步统计发生大小战斗达46次,许多将士献出了宝贵生命。发生于1885年的中法战争镇海之役,是中法海岸战争中清兵唯一取得胜利的战斗,镇海军民团结一致,重创了法国“远征舰队”。据史料记载,为祭奠这些将士的英灵,镇海招宝山下曾建有“忠勇祠”、“俞大猷生祠”等祠堂。而这次从《县正堂王示》碑拓中发现的招宝山上的“同泽祠”,建于中法战争镇海之役后。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