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德国PIUS中学学生访问宁波外事学校。 |
近日,在南美的巴西维多利亚,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张慧波出席了世界职教院校联盟(WFCP)2016年世界大会,在大会高等技术技能专题板块作主题发言,向世界推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与创新做法。而在另一边的中东欧地区,宁波外事学校罗马尼亚分校-中罗(德瓦)国际艺术学校举办了开学典礼。 新学期开学1个多月来,宁波的职业教育又开展、推进了不少国际交流合作的活动、项目。 记者了解到,从引进国际先进职教教学模式到引进全套国际职教机构,从结对姐妹学校到开展交换生活动,从参与世界性职教活动到向国外输送宁波优质职教资源,无论是中职还是高职,现在,宁波的职业教育正通过“引进来”、“走出去”,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宽阔。 而随着宁波职教国际合作与交流步伐的加速,宁波职教生的国际视野不断提升,出国深造的渠道越来越多元,宁波职教的国际影响力也日益增强。 李宁 高延丰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引入国际社会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通过多种方式,不断学习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的经验,是不少宁波职业学校迈出国际化的重要一步。 今年上半年,由镇海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和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学院合作的“中德合作班”正式开班,进行五年一贯制数控技术应用(精密机械加工方向)专业教学。 “双元制”(即职业学校与企业结成合作的双元)是德国职业教育的精髓。据悉,该“中德合作班”引进了德方的课程标准、师资标准、考试标准、评估标准和教学组织教学管理标准等。 记者发现,不少宁波职业学校在开展国际合作交流中,探索出了“中高职衔接”这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 2011年,由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澳大利亚西悉尼TAFE学院与宁波外事学校三方合作成立的浙江省首家中职与高职贯通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宁波TAFE学院诞生。 与单单引进国外优质职教模式不同,宁波TAFE学院接受中、澳双方共同的质量监管。去年,宁波TAFE学院首次接受澳大利亚技能质量管理局评估,并获好评。2016年初,该学院又顺利通过了省教育厅外事处组织的评审。 据了解,宁波TAFE学院全套引进澳大利亚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实行五年一贯制教学模式。5年后,符合毕业条件的学生可同时获得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大专文凭和西悉尼TAFE学院专科文凭,甚至可以到澳西悉尼TAFE学院合作大学继续修读本科、研究生课程。 目前,宁波市共有6所高职院校、16所中职学校的模具制造技术、数控技术应用、物联网应用技术等40个专业开展以“五年一贯制”、“3+2”五年制为主要形式的中高职一体化教育试点。 “近年来,宁波职教国际合作的主体越来越多元,除了德国、英国等这样的‘老牌’国家,还有中东欧等新的合作伙伴。”宁波市教育局职业教育处副处长杨晓波说,“其中,外事学校境外办学是宁波职教国际化的一大亮点。” 2016年上半年,宁波外事学校与德瓦艺术中学合作建设宁波外事学校罗马尼亚分校-中罗(德瓦)国际艺术学校,开创了中国中职教育境外办学的先河。 “我们主要向当地提供艺术专业的优质课程、教师和管理人员,此外还开展对外汉语。”宁波外事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宁波职教受国际关注 随着宁波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新设项目逐年增多,宁波职教在国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日益提升。 Leonie Soika(莱奥妮 佐伊卡),是来自德国亚琛PIUS中学的一名高中生,作为结对姐妹学校的学生,她多次来到宁波外事学校交流。毕业之际,她主动申请到外事学校进行一年的游历,如今,她已是外事学校的一名实习生,从事助教工作。 “除了Leonie,另外还有德国的两名老师也想到我们学校来实习。”宁波外事学校经贸部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宁波职教的魅力,通过多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开始关注宁波的职业教育。” 在高职方面,作为商务部唯一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援外培训基地”,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自2007年以来,先后承办发展中国家港口管理、汽车产业、职业教育管理等研修班,已经累计对缅甸、泰国、坦桑尼亚、赞比亚、肯尼亚、埃及等10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的发展中国家1000多名产业界官员、职业教育官员和教师进行了培训,引起较好的国际反响。 来自塞内加尔教育部的官员说:“希望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进一步访问亚太地区和非洲国家,更好地了解当地院校的办学情况和经济发展需求,讨论合作事宜。” 为扩大中国职业教育在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力,宁职院还与中资企业和贝宁高校合作,在贝宁建立“中非(贝宁)职业教育培训基地”,为当地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配合中国政府援建也门也中友谊高等科技学院项目,提供教学管理、课程设置、教师培养等“软件”服务。 职教生有更多出国深造平台 “我孩子成绩不好,考高中上大学这条路基本已经死了,如果能通过合作班出国,也是条出路。”在宁波外事学校,每年有很多带着这种想法的家长前来咨询。 “广泛的海外合作办学关系,纯正的外语教学和优良教学质量,为学校学生实现出国梦提供了广阔舞台。2000年以来,学校有300多名学生通过合作途径,被选拔至新西兰、澳大利亚、荷兰、加拿大、日本、英国等国家留学深造。”宁波外事学校相关负责人说,“我认为,今后中国职教国际交流合作的主体、专业将越来越多元;中外师生交流机会越来越多;学生海外学历提升的平台也会越来越多。”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从2014年起全面实行“分类培养、分层教学,尊重个性,多样成才”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技师型、升本型、国际化型、创业型、复合型等五种提升类型培养目标,学生通过自己的国际化平台教育就能走上国际化圆梦之路。 职业学校的国际化办学是当今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今年初,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对我国职业教育提出了国际化的要求。那么,如何走好职教国际化这条道路? “首先,我认为教师团队很重要,学校不仅要有保质保量的外教,而且要有能够驾驭国际课程的中方教师;其次,语言教学是基础条件;此外,要有合作各方的沟通协调机制。”宁波外事学校相关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该校已经积累了10多年的国际化办学经验。 在高职领域,作为连续三年在浙江省国际化总体水平排名前三位的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在国际化办学上也有很深的体悟。该校国际交流学院院长丁俏蕾认为:“在推进国际化战略合作中,师资是核心引领。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核心是要实现‘人’的国际化。学校不仅要引进项目、外籍人才,更要将教师送到教育发达的国家学习先进的理念、技术与经验,再结合本土创新,融入到教师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据悉,宁波城市职院从2013年开始启动教职工培养行动计划,在3年内投入1000万元的培养经费,近3年已有1/3的教职工赴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境)外进行专业培训,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