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016天猫“双11”活动新闻发布会在香港举行。每年,这场“剁手狂欢”都在刷新人们的购物姿势,而今年也不例外。除了全场5折、全国包邮、互动红包雨等“传统福利”外,今年的“双11”又有哪些购物新姿势呢? 记者 史娓超 全面打造全球交易平台 据了解,全球化依旧是今年天猫“双11”狂欢节的主题。去年是帮助全球的商家更好地进入中国市场,而今年,则是走向eWTP(世界电子贸易平台)的第一步,全面打造全球买全球卖无障碍的全球交易平台。 2015年“双11”被称为“阿里全球化元年”。这一年,仅天猫国际就吸引了53个国家和地区超过7700个品牌以及全球知名零售商入驻,建立了16个国家和地区馆。 今年“双11”囊括全球9.8万商家、超1000万种商品。天猫生鲜将联合全球各地原产地农场、牧场、渔场,选择品质加工企业,将更多原产地美味搬到消费者餐桌,进一步促进消费升级。 首次推出VR购物会场 今年天猫“双11”将首次推出VR购物会场,剁手党买买买用不着双手了,只需移动视线,即可完成逛店、下单、支付的购物全过程。 据了解,VR购物会场携手国际大牌商家,有来自美国的Macy's、Target、Costco、宝洁集团,也有来自日本的松本清、秋叶原动漫店Tokyo Otaku Mode,以及来自澳洲的最大连锁药房Chemist Warehouse等。 通过线下门店实地取景拍摄,VR眼镜可以还原真实购物场景和各国特色地标。戴上后,你能“乘”地铁浏览东京台场彩虹桥、摩天轮,偶遇二次元美少女;或者跟随超帅飞行员“驾驶”直升飞机鸟瞰悉尼,在澳洲牧场享受丰盛早餐;热情的黑人司机驾驶着1965年古董车,“游览”纽约时代广场,享受包场VIP购物体验。 此外,今天起,淘宝、天猫将共建“双11”直播间,优酷也会专辟直播间,映客Top5精选每日热门场次播放。官方加商家组织的直播总数高达6万场,包括杨洋、张艺兴在内的100多位娱乐明星、50位体育明星和300多位“网红”将参与直播,让消费者“边看边买”。 百万门店打通线上线下 “双11”期间,线上线下打通的店铺将超过100万家,包括苏宁、银泰、TCL、优衣库、索非亚、GAP、Bestseller、B&Q等国内外数千商家,涉及家电、服饰、汽车、家装、美妆等多个行业。 苏宁、银泰等线下商业巨头继续参与“双11”狂欢。苏宁所有门店将打通与“双11”的售后服务,提供以旧换新等服务;银泰将承接网上订单,提供店内取货。当消费者在品牌天猫旗舰店购买时,可以通过系统对接,实现最近门店配送,最快两小时送货上门。同时通过“数据银行”将线上线下会员信息融合,实现全渠道的消费者运营。 此外,今年天猫完成了近10万家线下门店的全面数字化改造,线上线下的商品、服务和会员已经实现同步。 相关链接 女性和年轻消费者购物更趋理性 每年“双11”都有新的玩法和亮点,价格已经不再是消费者唯一的关注点。近日,易观与京东联合发布了《2016中国网络零售购物节消费者行为专题研究报告》,指出“双11”退货率逐年递减。 有关数据显示,在2013年到2015年三年“双11”期间,退货率和客服售后咨询占比在逐年递减,客服售前咨询则在逐年上升。与此同时,人们购物时对每个订单相应页面的浏览次数也在明显增加,说明人们购物前“货比三家”的越来越多,思考越来越久,因为价格促销而冲动消费的人数越来越少了。 以京东为例,2013年至2015年“双11”期间,消费者对品牌品质的关注度有逐年上升迹象,其中70后、80后、90后人群对此更为关注。不仅如此,人们的促销敏感度和评价敏感度也呈上升趋势,年龄更加年轻化。在2015年“双11”期间,有超过90%的80后人群对促销敏感,说明他们对电商的应用已经较为成熟;而对评论最敏感的人群则是90后,充分显示了他们关注商品本质的特色。 在消费人群中,女性消费者和年轻消费者购物更趋于理性,这两类人在“双11”期间“囤货”行为减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