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杭州湾跨海大桥海天一洲观景台电子屏显示的大桥实时车流量。 记者 范洪 摄 |
 |
作为第1亿辆通过大桥的汽车,驾驶员郑杰收到鲜花。记者 范洪 摄 |
商报讯(记者 范洪 通讯员 冯微红 范婷颖)昨天上午10点58分,在建成8年多后,目前世界上单体里程最长(已通车)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车流量突破1亿辆,也就是说,平均每3秒钟,就有一辆车从这里通过。 第1亿辆通过大桥的是车牌号为浙B3198X的黑色大众轿车,驾车的慈溪小伙郑杰看到工作人员送上鲜花,感觉有点懵,连问身边的记者:“这是怎么回事?”在得知自己的车是通过杭州湾跨海大桥的第1亿辆车时,他连呼幸运。 杭州湾跨海大桥让环杭州湾地区的交通结构由原来的“V”形变为“A”形,不仅让宁波到上海的陆上交通距离缩短了100余公里,还改变了宁波在环杭州湾地区处于交通末梢的尴尬局面,让南来北往的车辆,比如台州、温州甚至是更远的福建地区车流,往返上海、江苏等地更为便捷。 杭州湾跨海大桥不仅拉近了宁波以及台州、温州、福建与上海的时空距离,也让南岸的杭州湾新区从一片滩涂变成投资热土,内融外联的“大桥效应”日益显现。 郑杰在杭州湾新区从事广告方面的工作。“我是慈溪宗汉人,有了这座桥,去上海更便捷,公司在上海开展业务也更加方便。”郑杰说,他从公司出发,在慈溪庵东上高速,2个小时就能到上海办理业务,如果一切顺利,当天晚上就能返回,感觉与到宁波市区办一趟业务没什么分别。 随着大桥的开通,杭州湾新区充分利用大桥带来的独特区位优势,主动承接上海的产业辐射,随着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汇聚,一座滨海新城平地崛起。上海大众、吉利汽车……这里的汽车整车制造及关键零部件、智能家电、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集聚发展,“宁波北翼国际化新城区”和“产业转型新基地”已初具规模。 如果说以上算的是经济账,那么,还有一笔“环保账”要算。假如每辆车走大桥通行可以少走100公里,那么,大桥已为过往车辆累计节约了100亿公里的里程,相当于绕地球25万圈;如果每辆车通过大桥可以节省1.5小时,那么,大桥已累计为过往车辆节省了17123年。 杭州湾跨海大桥管理局党委委员王军告诉记者,经测算,从通车至今,与从杭州绕行相比,走杭州湾跨海大桥已累计为社会节省燃油约9.95亿升,折合标准煤约117.0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87.57万吨。若按目前92号汽油每升6.19元计算,仅节约燃油费用就接近60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