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党员教师系列报道 在宁海县力洋镇,有一位被当地农民誉为“农民就业引路人”的老党员,他就是有着30年党龄的力洋成校校长王可红。 2003年,在没有教学用房、教学设施和教学经费的“三无”条件下,王可红开始担任力洋成校校长。14年来,他一头扎进农村成人教育工作中,通过创建“上门培训—引进业务—设点加工—就地就业”的“力洋模式”,让当地赋闲在家的农民们,经培训学到一技之长,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创业。 “三无”条件下办校 集市上摆摊邀请农民参加培训 2003年,当时的力洋成校可以用“一穷二白”来形容:学校只有一间12平方米的办公室,没有教学用房,也没有教学设施和教学经费。 对于这样的现状,王可红没有半句怨言,也没有打退堂鼓,他这样对学校的老师说:“我到力洋成校,就是来创业的,就是来白手起家的。” 从此,王可红就一头扎进了广阔的农村天地,他每天奔波在农村田野,与农民兄弟交朋友,与乡镇工作者谈发展,了解力洋农村的实际,摸索适合力洋成校的发展道路。 赋闲在家的农村劳动力多,是力洋镇的一个突出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王可红把目光投向了农民的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 为了吸引农民参加培训,王可红就到力洋的集市上摆摊,面对面邀请农民;为了解决场地问题,他四处奔走,向学校、镇政府等借地方;开办培训班需要经费,他积极向上争取,与县劳动部门等相关单位一起合办。 在王可红的努力下,力洋成校慢慢热闹起来了:有农业专家来上课了,有企业来谈合作了,更多的是来来往往的农民朋友,曾经的“三无学校”渐渐地充满人气,成为了当地农民朋友最喜欢来的地方之一。 创建“力洋模式” 带领农民走上就业创业路 “王校长,多亏参加了你们开办的缝纫工技术培训班,我现在每月能挣近3000元呢。”宁海县力洋镇海头村村民茅静亚对王可红充满感激。 十多年来,随着力洋成校各种培训班的开设,当地许多农民从学校获得了技能,走上了就业创业的道路,被评为优秀培训项目的“力洋缝纫”就是其中的经典。 2006年,根据缝纫在当地留守妇女中有历史渊源和传统的技术基础,且就业市场缝纫工紧缺这一现状,王可红在开设服装培训班上动起了脑筋。 学校将培训形式分为日班、夜班及随到随学。不仅如此,为方便偏远村庄农民接受培训,力洋成校自筹资金购买了50多台缝纫机,每次培训就用大卡车把机器运到村里,并聘请专业教师送教上门,成校的“教学大棚车”走遍了力洋镇各个角落。 首期学员结业了,其中21人被城关镇服装企业招收。可是王可红仅高兴了6天,就有企业前来“投诉”,原来短短6天,21人中就有15人开溜,原因是这些妇女要照顾家庭。 “能不能我们出面去拉加工业务,让这些学员在自己家里加工?”带着这一想法,王可红走遍了宁波大市的各家缝纫服装企业,大胆地运用“转移厂房到农村、分解车间到村居、搬迁机器到农户”的操作方案,与企业老总洽谈合作,把外地缝纫企业的设备、加工业务引入力洋当地,在各村设立加工点,方便培训学员就地就业。 慢慢地,随着学员们手艺日益精湛,一些大型的服装厂与王可红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如今的力洋镇已经实现了“村村设立加工点,户户妇女家门口就业”,力洋缝纫加工点的加工产值近3亿元,在加工点就业的留守妇女人均年增收3万余元,有的加工点已发展成公司。 随着“上门培训—引进业务—设点加工—就地就业”这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模式的推广,在力洋镇,曾赋闲在家后经培训学到一技之长,在家门口就能“淘金”的农民越来越多。 做农村成人教育的探索者 水蛭养殖或成又一“力洋品牌” “力洋缝纫”成功了,但王可红没有停止为力洋农民寻找就业创业渠道的探索。在他心里,自己始终是一位农村成人教育的探索者。 2013年,王可红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了解到一个个体商户的水蛭养殖,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这让王可红心里有了想法,水蛭在当代医疗方面有很高的价值,是否可以把水蛭的养殖技术引入力洋镇? 2013年~2014年,王可红与力洋镇当地的合作社合作,投入了25万苗水蛭,结果只有1万苗成活。 探索初期,艰难总是特别多,但是王可红并没有放弃。2015年,王可红直接把场地搬进了力洋成校,在学校西侧的一块约1.2亩荒地上,建设了配水池、供水系统、精养池、成养池等,还利用上了后山的水渠。同时,邀请宁波大学海洋学院的专家多次走进力洋成校进行技术攻关。 经过不断努力,1万苗产茧400多个,最终孵出近8000条小蚂蝗。“我们算了下,已经达到80%的成活率,一般市场上成活率在50%就可以产生收益了。”王可红介绍说。 2016年,王可红得到了当地农民的支持,当地几个农民以“众筹”方式成立合作社,力洋成校和该合作社合作,学校出技术,农民出资,继续开展水蛭养殖研究。 目前,王可红的“宽体金线蛭无土立体环保高效养殖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已经成为市农科教结合项目。他告诉记者,将进一步完善水蛭养殖技术,然后向农民们推广,让它成为一个真正的惠农服务项目。 李宁 胡玲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