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经济·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11月10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政后网约车平台谋求变局,滴滴昨推出与传统出租车融合方案

今后打快车,可能约来出租车

  漫画 章丽珍

  本月起,随着各地网约车新政相继施行,绝大多数城市对网约车设立了一定的门槛,比如宁波就规定,除了本地号牌外,还对轴距、车价以及车龄等提出要求。而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还要求网约车司机具有本地户籍,应该说网约车准入条件更为苛刻。

  对此,网约车平台应如何破局?昨天,滴滴出行宣布,已牵手150多家出租车企业探索多元化融合发展之路,将共同推动出租车行业转型升级,提高司机收入和运营效率,提升乘客的出行体验。同时,滴滴推出的出租车网约车融合发展专属通道也对外开放。有评论指出,此举除了字面上提到的融合发展外,也是平台在政策收紧后可能面临网约车数量骤降所采取的应对策略。

  打快车或许约来一辆出租车

  根据滴滴的方案,与传统出租车的合作模式,包括出租车智能派单企业版、出租车接网约车单企业版以及加盟滴滴快车和加盟滴滴专车4种。简单地说,这一方案突破了原先出租车只能在平台上接出租车订单的限制,使得未来出租车可以转型成网约车,接到比如像滴滴平台上快车或专车的单子。也就是说,今后你在滴滴或优步上打快车,叫来的很可能是一辆传统出租车。

  值得注意的是,滴滴平台也开出了一定的合作条件,比如,企业下属司机中,注册滴滴出租车司机账户占比大于30%,拥有巡游出租车50辆以上等。

  对此,滴滴出行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这些模式,可以加速传统出租车和互联网的融合,帮助提升传统出租车企业的运营效率,为出租车企业和司机提供多渠道的订单和收入来源,而多种模式也可让车企结合自身情况灵活自主地选择合作形式。

  “更好更快”就皆大欢喜

  的哥胡师傅开的是白班,他告诉记者,目前他开一趟车能接到20多笔单子,其中近一半是来自网约车的出租车平台。“还是以路边招手拦车的生意为主。”他说。对于以后说不定还能接到快车甚至专车的单子,他表示:“能让司机多接单,我想大多数出租车司机肯定是欢迎的。”

  不过,胡师傅也有一连串的疑问,比如作为传统出租车不仅要接平台上的单子,还要照顾到路边招手拦车的乘客。如果路边有人招手时,他正好被派到一个平台订单,那么这时他该怎么办:如果去接网单,会不会被路边乘客举报拒载?如果接了路边乘客,平台会不会处罚司机?

  他建议,双方的融合是不是可以再深度一点,比如一旦接到网约车单子,出租车顶灯会亮起“电调”状态,这样,司机就会从容许多。

  而对于乘客来说,记者昨天也采访了身边多名经常叫网约车的朋友。方小姐说,她现在使用打车软件就是看中了一个方便,因此,平台叫车速度是否快是最关键的,至于叫来的究竟是出租车还是网约车,其实并不在意。“不过出租车或许感觉会更安全一些。”不过,她还是希望,未来平台上还能有多种车型可供选择,比如有时会叫一个7座商务车,而传统出租车并没有类似的服务。

  的哥最担心“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根据滴滴方面提供的数据,今年8月起,北京银山出租就携手滴滴开展了智能派单方面的合作测试。测试数据显示,“智能派单企业版”合作下,出租车司机空驶平均下降13.3%,日均收入平均增加33.4%,司机运营效率和收入大幅提高。

  而在宁波的传统出租车方面看来,滴滴推出的这一合作计划,他们目前只能持谨慎欢迎的态度。

  市出租车协会副会长、明殷出租车公司总经理张高雄说,作为传统出租车企业,拥抱互联网是大势所趋,对于出租车企业来说,只要是有利于市民出行、有利于司机增收、有利于企业管理的合作模式,他们都欢迎。

  不过,一些企业负责人也表示了担忧,他们最大的顾虑还是互联网平台指定计划的延续性:当初,平台就是先有出租车打车服务,然后又推出了专车、快车服务,并通过大量补贴刺激专车快车,反而和出租车形成了激烈的竞争……“双方如果合作的话,出租车应该形成一个整体,双方都要本着有利于乘客的原则,合作要有持续性,不能让‘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再谈“谁离开谁照样活”意义不大

  在新政出台前,网约车数量多,平台觉得离开出租车照样可以生存;而新政出台后,传统出租车方面则认为,网约车玩不转了!有业内人士指出,双方好似一对欢喜冤家,本质上说相互需要,又不免会磕磕碰碰,而新政其实就是要起到撮合作用,协调双方融合发展。站在这样的背景下,再来谈“谁离开谁照样活”已没有任何意义,但双方合作一定要公平。互联网平台和城市出租车融合发展是一种趋势,而这双赢且能互相制衡的局面,其实也对普通百姓的出行最有利。

  本月刚刚实施的《宁波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中在针对网约车车辆的规定中提到,符合条件的巡游出租汽车可以申请转换为网约车。业内人士表示,这意味着政策其实对传统出租车转型网约车是持开放态度的。不过,现在看上去似乎还有不少问题要解决。相信未来传统出租车和网约车的边界一定会逐步消融。记者 范洪 

  ■一家之言

  网约车合法给出租车改革更多憧憬  

  酝酿两年,修改数月,出租车新政最终出炉,网约车获得“合法身份”,这是各界意料之中的结果。然而,把网约车纳入出租车管理,让网约车成为出租车的一部分,却又出乎许多人的意料。在一收一放之间,网约车光明正大地成为公众出行的一个选项,出租车行业的未来也让人充满了遐想。

  对出租车行业未来的憧憬,源自矛盾的化解和希望的产生。从记者采访的情况来看,新政甫一出台,就受到了出租车司机、网约车平台、网约车司机和乘客等多方的肯定和欢迎。出租车与网约车之争,从制度安排上找到了解药。细化落实新政,将促进出租车行业和互联网融合发展,行业前景无疑令人憧憬。

  某种程度上来说,从此网约车和出租车站在了同一个起跑线上。出租车必须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服务质量,网约车也须获得证照、取消补贴。出租车司机可以网约,网约车司机也可以巡游。而传统出租车公司和网约车平台之间,也不再有天然的界限,在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情况下可以相互兼容。就像部分出租车司机,已经悄然转型创业,成为网约车平台的管理者。

  新政最大的受益者,除了网约车平台、出租车司机、网约车司机,还有选择网约车出行的普通乘客,和整个社会经济。出租车行业改革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坚持乘客为本。两车融合将有利于为公众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经济的个性化出行选择,同时有利于释放个性化交通出行的经济活力。网约车出行已然成为部分社会群体的消费习惯,网络化、智慧化的新出行模式,有望带来新的消费亮点。

  如果新政能够有效细化落实,服务水平或将成为未来交通领域转型升级的决定性因素。当网约车和出租车的价格竞争得到合理约束,谁的服务好,谁获得的评价高,谁将受到更多乘客青睐。同样的选择也可能出现在司机和平台公司之间。驾驶员征信体系完善后,哪家公司或平台能为司机提供更多服务和发展空间,就能储备更优秀的司机队伍,在行业竞争中胜出。

  新华社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