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周日读本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11月20日 星期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2046”的衣食住行娱

———来自“中国科技第一展”的前沿观察

  工作人员向观众介绍绿色装配式建筑。
  这款智能跑步衣能在运动中实时监测心电图,并显示在app上。
  一名观众体验智能头带。
  一名儿童体验“柔宇Moon”3D头戴影院设备。

  只要搭上前往2046的列车,人们就可以找回失去的记忆。

  这是十余年前一部电影的奇幻桥段。今天,中国航天员已能够在太空长时间生活,科学家们也已成功在脑体中植入激发记忆的芯片。

  科技,让梦想变为现实,让世界充满期待。

  正在深圳举行的高交会上,石墨烯变身“魔衣”,塑料膜成了坚固的房子,无人机跟随意念灵动翻飞……在这个“中国科技第一展”上,只要足够认真,人们就可以看见2046,看到未来。

  衣

  一件薄衫走天下

  穿戴装备走向“革命”

  未来的衣服会是什么样的?

  也许是用石墨烯做的。高交会上,一件奇特的马甲吸引了人们的目光。这件马甲,看上去和普通衣服差别不大,内里却“暗藏玄机”:由导电导热性能很强的石墨烯材料制成,将高科技应用于衣服中,用温度代替厚度。穿上石墨烯智能发热马甲,消费者通过手机APP就能轻松调节衣服温度,定时开关。

  在寒风凛冽的冬天,摆脱臃肿的羽绒服,只要一件衣服就能御寒。

  也许是炫酷的传感器大集合,高交会1号馆,柔性传感器看起来比纸还薄,但可与多款智能硬件结合。一个小小柔性骑行背包,只需要在背带上操作,就可显示相应符号信息,它会哭会笑,会显示各种信息。

  “柔性智能传感器未来可应用于衣服、鞋子等,让它们都变成可穿戴电子设备。”柔宇科技创始人刘自鸿说。

  还有企业在研发生产可以搜集人体各类生理信息的服装,健康数据可以传输给医生或医院。米高控股主席王梓豪说,我们希望,在人的肌体出现异常前就能得到相应的警示。

  食

  数据告诉你该怎么吃

  营养越来越“精准”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2046年的某一天早上,你起床洗漱,智能的牙刷、马桶马上就能感知你口腔、肠道的微生物,计算形成你当天的食谱,将数据传给冰箱,你从冰箱拿出食物,食品营养公司收到冰箱的数据后随即通知快递公司将缺少的食品送到你家里……

  数年前,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就开始有意识地存储自己的健康数据,并据此安排自己的饮食、运动和生活节奏。他有一种被戏称为“大力金刚长寿汤”的混合饮品,包含了他每天所需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

  “目前我们各个领域的智能化还不够,包括粮食、蔬菜、水果等食材,以及个体基因、肠道微生物、代谢水平的信息等。”华大三生园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海峰说,但可以想象,30年后当各方面数据库相对比较完善,“精准营养”的时代就会到来。

  高交会上,还可以见到自动炒菜机器人、用鱼鳞为原料提取的胶原蛋白、将食物打印成多种形状的三维食品打印机……

  不少业内专家说,未来食品“长什么样”无法预料,但随着生物、信息等技术的不断进步,可以肯定的是,食品、营养将越来越“精准”,人们的个性化需求将得到前所未有的满足。(下转02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