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投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12月03日 星期六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送转并非高送“赚”

“慷慨”分红或成股东套现工具

  漫画 章丽珍

  自永和智控和天龙集团打响年报高送转第一枪后,年末高送转行情火爆异常,然而,看似“慷慨”的高送转背后却隐藏着不少猫腻,成为部分上市公司股东减持套现的工具。经历爆炒后的天龙集团、北信源、瑞和股份、山东华鹏等近日接连大跌,让盲目跟风的投资者成了倒霉的“接盘侠”。

  分红越来越“慷慨”

  12月1日晚,新易盛公告,拟向全体股东10转20派3.5元,成为年底高送转风潮中的一员。此前已先后有永和智控、天龙集团、瑞和股份等9家公司披露了高送转预案。其中,绝大部分送转相当慷慨。永和智控和天龙集团是最先预披露高送转的两家公司,前者拟10转10派5元,后者拟10转15派0.5元。随后,云意电气拟10转28派1元,而易事特拟10转30派0.9元,上市公司年底送的“红包”看似一个比一个大方。

  送转是股市年年的“必备保留节目”。随着上市公司总数不断增加,送转分红的上市公司也呈现大幅攀升趋势。据Wind资讯统计,从2006年737家上升到2015年2022家,增长达174%,高于同期A股总数105%的增长。从送转分红家数占上市公司总数比例来看,从2006年占比53.72%持续增长到2013年76.78%,达到峰值。之后因新股大批上市,占比微幅回落,但仍保持在70%以上。

  有机构统计,2014年和2015年实施送转股的1099家上市公司里,高送转公司达637家,占总数的57.96%,2014年和2015年分别为302家和335家,呈上升趋势。从分布来看,73.5%的高送转公司集中在中小板和创业板。有业内人士指出,近期推出的高送转方案怪相频现,如越送越高、亏损也送、高送转叠加大股东减持、内幕交易等等。

  或成股东减持通道

  对于高送转这一上市公司玩的“数字游戏”,在得到市场热捧的同时,也成为掩护大股东撤退和定增股份上市的“套路”。天龙集团、瑞和股份、云意电气、山东华鹏等公司在披露高送转预案之际,发布了重要股东的减持公告。

  在发布高送转提议公告后,天龙集团连续两天涨停。随后,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冯毅分别于11月23日、24日减持了公司合计5%股份,两次减持均价分别为每股36.21元、35.20元,合计套现金额约5.15亿元。二股东程宇则在11月29日减持910万股,占总股本的3.13%,减持均价32.94元,套现约3亿元。据深交所官网数据显示,天龙集团股东在11月23日、24日、29日和12月1日合计减持3262.85万股,占总股本的11.3%。与此同时,天龙集团股价也从23日最高42.33元暴跌至昨日31.16元,跌幅高达26.39%。

  利用高送转预案,搭配减持公告,在A股早已是常见的事情。如乐视网去年曾利用高送转炒作预期拉高股价,公司大股东成功套现100亿元。

  据统计,今年以来,实施高送转方案的公司中,有100多家公司被股东减持超过亿元。

  某券商人士表示,高送转已成为大股东实现高位减持的常用配套手段,大股东以何种方式抬升股价难以直接预测,但高送转无疑是成本相对较低且效果较好的一种方式。高送转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市场生物链,“奇葩”的高送转背后,可能隐藏着市场操纵、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

  监管层剑指“要害”

  “高送转”背后频频发生的陷阱,正引发交易所的高度关注。针对不断涌现的高送转预案被市场恶炒的问题,深交所不仅给部分上市公司及时发送问询函,还紧急修改了高送转方案公告格式,剑指“高送转炒作”两大“要害”问题:利润分配方案与公司成长性是否匹配,以及是否有意配合重要股东减持。要求披露高送转时必须披露业绩预告,原则上不支持亏损或业绩大幅下滑公司高送转,而且公司有责任向重要股东问询减持计划。

  上交所也表示,针对沪市首单拟推出2016年度“高送转”的公司,上交所采取要求公司补充审议程序,并说明“高送转”与业绩增长的匹配性,以及要求公司核实披露全体董事前期买卖股票的情况,及自查是否存在内部交易行为。另外,将从严监管股权转让相关概念公司,防范和抑制过度投机炒作。

  业内人士指出,“高送转”实质是股东权益的内部调整,对公司的盈利能力没有任何实质性影响。高送转后,公司股本总数虽然扩大了,但公司的股东权益并不会因此而增加。而且,在净利润不变的情况下,由于股本扩大,每股收益还被摊薄了。投资者在选择“高送转”标的时需关注公司业绩,避免成为“高送转”陷阱背后的“接盘侠”。

  记者 张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