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理财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12月05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人3000点建仓,结果却套在了3300点

都说牛来了 为何赚了指数却亏了钱?

  

  截至12月1日,A股两融余额再次逼近万亿元大关。目前已有9家券商发布了2017年策略报告,普遍看好明年的“牛市”行情。

  然而指数一路上涨,多数股民却感觉自己真的成了“吃瓜群众”:怎么就没赚到钱,怎么股票还亏钱?

  仅三成投资者认同“牛市说”

  11月29日,上证指数创下11个月以来新高,盘中突破3300点关口,距离熔断前点位仅有250多点的距离。当天,险资概念股,中字头、价值股轮番表现。更加牛气哄哄的是,98股在11月创下历史新高!

  在这轮行情中创下新高的个股中,既有老牌的绩优蓝筹贵州茅台、格力电器和上汽集团,也有热门的“股权转让”概念妖股四川双马和武昌鱼,甚至还有业绩亏损中的*ST景谷和*ST宏盛,不同理念,却都能找到成功投资案例,比起指数的温温吞吞,个股中却风光无限。

  股票看似表现强势,多数股民却没赚到钱。

  随着指数强势突破,雪球财经则进行了一项调查,在“牛市是否来了”的话题选择中,仅有31%的投资者认同。指数的分化让高达7成投资者没有感觉到牛市的赚钱效应。

  11月,上证综指上涨4.82%,沪深300上涨6.05%,上证50上涨7.51%;与此同时,创业板指数只上涨1.08%,中小板的涨幅仅有0.02%。

  徐先生是记者认识的一名短线高手。可这段时间他却频频失手。“大盘天天涨,看似个股机会挺多,但一追涨、一打板就套,第二天往往是大幅低开,失手了好几次。”

  “这几天,我的自选股里只有上证指数是红的。”崔小姐对最近的行情也是一脸无奈,10月份以来,她持有的两个股票还破位下行,市值出现较大损失。

  据记者统计,最近两周,跌幅15%以上的有30只个股,其中福建金森以跌幅34.31%排跌幅榜第一位。这一榜单也让投资者感受到市场的寒意。

  有投资者很无奈地说,大盘下跌的时候赚的钱,被大盘上涨的时候亏完了,3000点建仓的,全套在了3300点。

  初期只有“真成长”才能胜出

  但与年初经历熔断行情后的哀鸿遍野不同,近段时间,多家机构频繁发出看多声音,对2017年的股市展望也开始趋于乐观。

  今年新财富最佳策略分析师排名第一的海通证券荀玉根团队上月底也发了篇牛市报告:准备和震荡市告别吧,牛市要来了。

  综合各家券商观点,他们认为牛市会在A股的盈利能力修复、机构资金配置需求及市场风险偏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

  多家机构均认为,上市公司2016年业绩见底,整体盈利能力将有所提升。

  华泰证券表示,中国正在慢慢走出2011年以来的偿债周期,开启一轮可持续的盈利修复周期,A股迎来“慢牛换芯,盈利牵牛”,并且这一轮“盈利牵牛”的持续性将大过2011年以来的任何一次。

  楼市溢出资金,机构加大配置。房地产的增速放缓,也被认为是诱发资金流入股市的原因之一。

  东北证券称,房价快速上涨告一段落,大类资产面临资金再配置机会,在资本管制环境下海外配置仍不是有效的配置选项,相比于债市,股市和大宗商品对资金的吸引力更大;A

  股在年初熔断后进入存量资金模式下的窄幅波动,成长与周期的扭曲有所修复,市场振幅和波动率回到历史低点。

  在企业盈利能力提升,政策确定性增强的情况下,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将有上升可能。

  荀玉根则表示,2017年有望逐渐从震荡市过渡到牛市,投资者风险偏好会提升,对成长性的要求会高于确定性,因为仍属于牛市的初期,有业绩的真成长才能胜出,类似2013年,而非2014年~2015年主题概念类成长火爆,这类股票往往在牛市中后期的情绪高涨期才会表现。

  A股明年投资机会在哪里

  与机构高喊牛市异曲同工的是,彭博资讯也宣布,沪指从1月28日低点已上涨超20%,已进入技术性牛市。

  如果牛市来了,那2017年的A股投资机会在哪里?海通证券2017年策略研报认为,市场有望从震荡市演变为牛市。

  过去30年中国产业结构基本上十年一次大调整,不同时代孕育不同主导产业。主导产业从1990年代的消费制造到2000年代的工业制造,到2010年以来的信息化、智能化为代表的新兴行业。2010年以来虽然GDP同比增速不断回落,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第三产业占比从44%升至54%。A股中可选消费+医疗+信息技术+电信的净利润占比从8.6%提高到15%,过去几年净利润同比22%~25%,预计2017年仍能维持25%左右高增长。

  改革深化,传统行业逐步蜕变。国企改革与供给侧改革结合,在煤炭、钢铁行业已经显现去产能效果,行业盈利回升明显。债转股是去杠杆的重要方式,是一种混改模式,供给侧改革和国企改革继续深化,在需求平稳的背景下,传统行业利润增速经历5年下行后有望筑底回升,预计2017年A股传统行业(能源+原材料+工业)净利润同比增长20%~25%。预计2017年A股整体净利润同比增长8%,结束4年的底部盘整,开始回升。 

  2016年投资主线是周期反转、价值重估,2017年切换为改革发力、成长回归。国企改革进入混改的新阶段,实质性的突破将修正市场对改革的悲观预期,成长股相对估值不断消化,以三季报数据推算2017年中相对估值回到2013年初水平。以价值股为底仓,国企改革和真成长进攻,细分如上海国改、影视娱乐、消费电子、光通信、物联网,下半年加配券商。

  慢牛?震荡?券商这样看

  从主流券商已发布的2017年A股策略报告来看,普遍对明年行情持乐观态度。截至11月底,只有3家给出了点位预测,综合统计得出,2017年上证指数波动区间可能为

  2800~3800

  乐观派

  海通证券

  2017年震荡市走向牛市,国内大类资产中,股市性价比较高

  中信证券

  A股会从结构市到趋势上行,二季度行情较好,四季度风险因素主导

  中金公司

  峰回路转,结构性机会优于2016年,股票好于大宗商品、债券、房地产

  申万宏源

  2017年更加积极!多重上行催化有望共振,2017年机会大于2016年

  华泰证券

  政府扩张周期搭配供给侧改革等红利释放,盈利修复,A股将呈现慢牛格局

  招商证券

  转型牛,螺旋市,上证3250点附近合理,主体2900~3800,二季度高点3600

  东北证券

  盈利改善、资金增量推动下,A股望突破振荡区,上证区间2800~3800

  谨慎派

  银河证券

  2017年对A股而言将面临一定波动,但仍存在结构性机会

  国泰君安

  上半年小幅震荡,下半年迎最佳进攻时机,上证核心区间2800~3500

  本版制图 徐 哨

  本版漫画 严勇杰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