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越窑青瓷花口莲瓣纹尊 |
钱湖畔的越窑青瓷,在历史上曾有过辉煌的一页。昨天上午,在东钱湖举行的上水岙窑址考古发掘成果通报会上,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社会事务管理局首次公布了上水岙窑址考古成果。考古发现和发掘的越窑青瓷和窑址,其主体遗存时代应在北宋中期,少量遗存年代可能早至10世纪晚期。 据悉,该考古项目日前和上林湖后司岙秘色瓷窑址、大榭遗址一起,荣获“2016年度浙江八大考古重要发现”的称号。 发现两条窑炉遗迹,出土大批青瓷器 上水岙窑址位于东钱湖旅游度假区东岸的原上水村境内。 2012年11-12月,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东钱湖开发建设,对窑址所在地块进行调查、勘探时,发现1处宋代越窑遗址;2015年10-12月,为配合中国-中东欧投资贸易博览会永久会址项目建设,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再次对该窑址分布区进行了重点勘探;2016年2-11月,经浙江省文物局和国家文物局批准,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窑址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共发现窑炉遗迹两条,出土了大批精美的越窑青瓷器和窑具等。 据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主任罗鹏介绍,此次考古发掘面积约250平方米,上水岙窑址所在区域地层堆积深度约0.6-1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上部为缓坡,下部为平地。发现的窑炉遗迹位于缓坡凹处,开口处距离地表0.2-1米,地层堆积较浅。 本次发掘仅发现了窑场的烧成区———窑炉遗迹,备料区、成形区、上釉区、存储区等作坊遗迹和配套设施在早期平整农田和修筑原沙山公路时损毁。窑炉遗迹均为依山而建的龙窑,砖砌而成。两条窑炉窑头部分皆保存较好,但中段均遭破坏。 出土青瓷纹饰精美工艺高超 此次出土的青瓷种类非常丰富,有的造型别致,在以往越窑考古中未曾发现,比如仿青铜礼器的越窑青瓷花口尊;有的在其他的越窑遗址很少见,如镂雕凤纹、龙纹的香薰。 上水岙窑址出土的青瓷最大的亮点是纹饰精美多样,既有莲瓣、牡丹、荷叶、莲蓬、云草等植物花卉纹样,也有凤、龙、雀、鸳鸯、鹦鹉、鹤、鱼等动物纹样。加上装饰工艺繁复,刻划花、浅浮雕、镂雕、堆塑等工艺大量运用,使器物呈现多层次的立体浮雕感。 记者发现,很多器物的底部都刻有文字,如“大”“内”“周置”“大吉”等。罗鹏认为,一些“大”“内”等单字款器物应属比较高档的产品,少数器物与上林湖地区调查采集到的刻有“官样”字款的产品类似,可能为官督民烧产品,或者是仿“官样”烧制。 专家充分肯定了上水岙窑址的文化价值,认为本次发掘的青瓷产品镂雕、刻划花工艺精湛,胎质釉色比较上乘,代表了它所处时期的工艺水平,个别产品弥补了越窑青瓷产品的空白。 据悉,目前,窑址野外发掘工作已暂告一段落,为更好地保护窑炉本体不受雨水等自然灾害侵蚀,已暂时采取了原址回填保护措施。经多方论证,下一步将在两2处窑炉上方建设窑炉遗迹展示馆,进行原址保护展示,并向公众开放。记者 陈晓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