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盘 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12月26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新2016

  特警武装巡逻队快速反应。
  轨道交通2号线开通。
  视频合成作战指挥。

  交管服务:

  “互联网+”助力服务升级

  今年以来,我市交警部门充分运用互联网手段,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与公安交管工作有机结合,实现交管服务升级,既提升了工作效率,又为群众提供了极大便利,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今年4月,宁波交警支付宝服务窗上线运行,一个月后,宁波交警又正式进驻高德地图,今年7月,“宁波交警APP”上线运行,目前实名注册用户已超过15万。宁波交警部门通过打造线上平台,把交通事故、违法处理、车驾管业务办理、警民沟通交流、交通出行服务等五大核心业务搬到线上,基本覆盖了交管全要素、各环节。

  在车驾管业务办理上,交警部门全面推进线上驾驶人自主报考、预选号牌、期满换证、联系变更、补领牌证、进度查询、自主学习等15项业务,群众办事更加便捷顺畅。比如“宁波交警APP”上新增加的“减分学习”,每个驾驶人通过在线学习答题合格后,在一个记分周期可以获得两次减分、每次最多2分的减分券。截至目前,已有13万人次参加了在线减分学习,3.7万多起交通违法已通过减分券处理。据统计,今年前11个月,全市有占总数四成以上的交通违法是通过在线缴款处理的,其中最近三个月超过半数。

  110指挥:

  快速反应机制实现高效运转

  今年以来,我市公安机关立足“数字化、扁平化、可视化”目标,以快速反应为目标构建市、县、派出所三级指挥体系,在省内率先启动以机制整合为路径的信息主导常态化联勤指挥机制,专门开发“联勤指挥工作平台”,并在市、县两级公安机关投入实体化运作。

  据统计,截至今年11月底,全市已建成投入运行56个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初步形成了快速接警、联勤指挥、扁平调度等一系列快速反应工作机制,目前已经形成了以指挥中心为原点、街面巡处力量为基础、武装机动巡逻队为骨干的处置队伍,努力形成“1分钟、3分钟、5分钟”三级快速反应控制圈,实现了警力、警情、视频等12大类25项信息系统和要素“一键式”实时上图调用,全市配备近700台接处警移动警务终端,强化常态化应用,实现警情实时推送、民警实时反馈、现场视频实时上传,高效支撑联勤工作实战。今年1月至11月,开展综合指挥室的派出所警情数平均下降8.2%,现场处置规范率提高9.5%。

    审批窗口:

    一揽子便民服务新举措

  今年以来,我市公安机关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优化再造公安政务服务流程,创新丰富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着力提升公安政务服务的标准化、网络化、智慧化水平。截至10月底,我市公安机关91项审批权力事项中有58项依托政务服务网开展网上办事受理,“网上公安局”点击量突破2000万人次,在线办理各类事项超过20余万件,为办事企业和群众提供在线查询服务60万人次。

  此外,宁波公安还通过浙江政务服务网在全省公安机关首创网上预约服务模式,办事群众通过网上预约,不仅可以节省办事时间,也有助于实现窗口分流,提高办事效率。以办理出入境证件为例,群众可以通过网上和电话预约开通绿色通道,照片采集免费,表格打印、信息录入全部实行自动化办公,现场办理无需填写表格,仅3天就可邮寄到家了。今年以来,我市公安窗口还陆续推出和完善了“港澳再次签注”自助受理和“三表合一”自助服务、支付宝交通违章自助缴费、“船民证24小时预约办理服务”等一大批新举措,极大地方便了办证群众,受到广泛好评。

  法治公安:

  派出所示范打样

  助推执法规范化建设

  全面深化公安改革以来,随着法治公安建设的不断深入,市公安局党委提出,要在全市公安机关深入推进执法办案、案件管理、物证管理“三位一体”的执法管理机制建设,以信息化促进精细化管理,实现执法活动全流程、全环节管控。

  宁海县公安局跃龙派出所作为全市执法办案场所精细化设置示范点,于2015年4月启动“三位一体”建设改造工作,全面推进办案区“科技化、流程化、人性化”升级改造,并于今年1月起示范运行。截至目前,全县公安机关已全面完成改造工作,实现对涉案人员、案件进程、涉案物品的集约化、标准化、流程化、精细化管理,确保工作效能最大化。据了解,目前我市公安机关在总结推广跃龙派出所改造经验的基础上,已经着手在宁海全县乃至全市范围内全面铺开“三位一体”执法管理机制建设,让跃龙派出所的“一枝独秀”变为全局的“满园春色”。 

  消防部门:

  “智慧消防”

  先进技术检验应用

  今年7月,浙江省危化品事故处置现场会在宁波大榭开发区举行,演练现场,高空传输实时画面的侦查无人机、可深入火场中心探测可燃浓度的消防机器人、可1分钟喷出5吨泡沫的泡沫集转器等一批高科技装备得到检验和应用。在现场会上,宁波消防支队还演示了危险化学品事故“三级四动·1335”(三级响应、四步联动,一分钟、三分钟、三分钟、五分钟)应急响应机制。这一应急响应机制,是宁波消防部门根据近年来救援处置经验。

  在演练过程中,包括宁波消防支队战勤保障大队历时3个月创新研发的泡沫集转器在内的不少新式消防装备也在现场亮相。据了解,近年来宁波消防支队大力加强“智慧消防”等先进技术在处置危化品事故时的实战应用,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为危化品灾害事故处置提供信息支撑。目前,支队已成功集成共享全市安监系统大数据,涵盖了全市4万余家危化品企业、危化品运输车以及全市173个气象监测点实时数据。

  记者 张贻富

  通讯员 孙 波 

  王西泽 孙红青美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