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经济·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12月29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里年货”搭上电商“快车”

快过年了,市民买农产品越来越方便

  包装时尚的农产品。

  家住海曙的“红九”最近通过生鲜电商平台,预定了几只高山放养土鸡,准备过年的时候作为年货送给长辈。每年春节前,都有不少市民驱车进山购买山里的农产品。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选择通过生鲜电商平台将农产品在网上销售,消费者买土特产也越来越方便。

  农户将土货摆上生鲜电商平台

  周爸爸宁海高山放养土鸡、陈细女家里的橙子……春节即将来临,一些农户家里的农产品直接摆上了生鲜电商平台。

  记者联系到周爸爸宁海高山放养土鸡的联系人小周。他告诉记者,他的父亲周瑞湖是宁海县桑洲镇下洋周村人,在当地算是一位资深的技术型农民,开始农牧养殖放养也有10年了。前些年,小周在部队服役,周爸爸为了让儿子探亲时能吃到放养的土鸡,就开始在桑洲上洋山上搭窝放养土鸡,并种植了番薯、土豆等杂粮和蔬菜,用这些喂养土鸡。此后,养殖规模逐步扩大,目前每年可以出栏800只左右。小周说,只能放养这么多了,再增加的话吃的杂粮和养殖基地就会不够。

  不少农产品包装越来越时髦

  登入电商平台的农产品年货越来越多,不少农产品的包装也让人眼球一亮。记者发现,与以前的尼龙袋和蛇皮袋子相比,如今的农产品看起来越来越时髦。

  将不同颜色的年糕包装在一起,显得色彩丰富;装米的蛇皮袋变成了小小的麻布米袋子;咸菜、干果装进印有文化图案的瓶子,盖上油纸,用绳子绑定后显得“文艺范”十足。

  “经过‘巧手’包装的农产品,散发文化内涵与艺术美感,通过文化与创意手段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为农产品赋予活力与新生命。”宋女士是奉化冷西村农村淘宝的负责人,为了增加当地农产品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她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农户设计了芋艿头、炒米粉、芝麻等农产品的包装,使农产品也有时尚范。

  让农户为自己的农产品代言

  生鲜电商平台售卖的农户自产自销的农产品,品质如何保证?记者采访了M6生鲜电商企划总监徐乐益。他坦言,对于农户小规模种养的农产品,市民非常喜欢,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往往农产品养在深闺人不知,而且运输保鲜难度又大,因此容易滞销;而消费者想买到正宗的土货,由于缺少渠道,也难得买到。经过市场调查后,M6生鲜电商依托成熟的物流、冷链,逐步开始把优质的农产品摆上生鲜电商平台。

  对于农产品的品质把关,徐乐益告诉记者,公司对农产品的品质把关很严,会派出专业买手去农户家实地考察,并跟踪整个生产周期。同时,要求农户提供必要的检验防疫证明,并委托镇、村里出具自产自销证明。此外,还要求农户自己给自己的农产品代言,把真实身份、头像都在电商平台亮相。徐乐益表示,村里出具自产自销证明,平台上亮出真实身份,这些都起到了对农户的监督作用,督促农户确保农产品的品质,否则就会损害自家产品的形象。从目前来看,平台上的农产品在逐步增加,有的已售卖了两三年,开始小有名气。

  记者 谢昭艳 

  鲁威 文/摄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