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城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1月06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刘兆平:一项石墨烯技术卖了2亿多元

  近年来,石墨烯因其完美的性能迅速进入了人们的视线,与之相关的研究也呈现井喷态势。每一条石墨烯材料生产线的背后,都离不开一个个研究者。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研究员刘兆平就是其中的一员。他将目光对准石墨烯和磷酸铁锂的产业化,致力于推动动力锂电池材料产业的发展。

  ■人物名片

  姓名:刘兆平

  职务: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荣誉:宁波市“3315计划”创新人才

  “坚持与努力”一直是他的座右铭

  刘兆平的起步并不高,但“坚持与努力”一直是他的座右铭。

  1998年,他本科毕业于赣南师范学院。之后,相继攻读了山东大学的硕士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学位,并开始了海外留学之旅,在日本国立材料科学研究所和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宾汉顿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

  在日本和美国做博士后期间,刘兆平对锂电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充分的调研和准备之后,他选定了当时世界上最为热门的两个新材料———磷酸铁锂和石墨烯作为初始研究对象。

  但从来不懂锂电池,只会做纳米材料的他,该如何起步呢?纳米材料与锂电池的交叉融合为他的研究打开了思路。

  高性能磷酸铁锂要纳米化,还要表面包覆碳;而石墨烯是最薄、导电性最佳的二维纳米碳材料,有望在锂电池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一重大发现为刘兆平的研究提供了方向。而在日本做博士后期间,他还从事了层状材料剥离研究,为研究石墨烯材料剥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跨界推动锂电池发展

  2008年9月回国的刘兆平,握着200万元“团队行动计划”启动经费开始组建团队和实验室。

  起初,刘兆平想从基础研究角度,来探寻磷酸铁锂和石墨烯的奥秘。然而,作为应用性很强的锂电池,单纯从事基础研究显然无法更快地打开局面。他开始考虑能否将磷酸铁锂和石墨烯做到产业化。

  但是技术的产业化谈何容易?特别是石墨烯的产业化,在当时简直是非分之想。

  从实践的角度看,要实现产业化,必须经过创新发明、实验室小试、中试放大、用户试用测试和技术转移等诸多环节,这意味着经费、研发人员、中试实验室、测试评价实验平台……

  于是,刘兆平东奔西跑开始从企业招人,在研究所外租中试车间,倾尽全力谋划建设了一条全电池实验线。

  从纳米材料到锂电池的跨界转型、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跨界发展过程中,刘兆平及其团队面对了无数的困难与问题。然而,他在坚持与努力中不断前行,经过中试放大实验和全面的测试评估后,不断向外界展示技术,与投资者交流,推动相关技术转移转化。

  技术转让交易额近2.5亿元

  经过不懈努力,刘兆平团队在锂电池基础研究和实验室成果产业化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先后承担了高能量密度动力锂电池材料技术、高比能锂电池新体系及关键材料研究和新一代锂离子电池材料等项目,建成了电池材料中试实验基地和动力锂电池实验线等大型研发平台,承担了若干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1年,刘兆平及其团队研发的磷酸铁锂产业化技术以2500万元的转让费转移给企业。目前企业据此已经建成了千吨级生产线,产品已对外销售。2012年,石墨烯产业化技术以2亿多元转让费转移给企业,现已建成年产500吨的石墨烯生产线。

  2015年底,在国家支持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新政策措施的鼓励下,刘兆平带领团队将正在研发的新一代动力锂电池材料产业化技术转移到新材料初创产业园平台上,预期经过几年努力,能够为我国未来长续航电动汽车提供满足要求的关键材料。

  此外,其团队还发表了80余篇学术论文,申请了160余项发明专利。

  五年多来,刘兆平的动力锂电池研究团队发展迅速,从一个研究员到5人左右的科研小组,再到近30人的小团队,直至现在100人的大型研发团队。“多数团队成员没有显赫的科研背景,也没有做过产业化工作,但整体表现很有创新能力和战斗力。”刘兆平说。

  “无论科研选题有多好、多热门,无论科研经费有多充足,要做出科研成绩关键在于人,也就是科研团队。”这是刘兆平在实验室拼搏奋斗多年的心得。

  记者 劳育聪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