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买张回家的票怎么那么难啊?”最近,在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唐先生忧心如焚,其今年计划去齐齐哈尔市的女朋友家过年,但接连两个星期都未能在12306官网上买到卧铺票。无奈之下,唐先生选择了携程网推出的VIP专人抢票服务,收费价格为66元/份。在挂单两天后,唐先生成功地抢到了两张卧铺票。 记者注意到,今年至少58家平台推出了抢票软件,这些平台一般宣称平均收费30元左右就可以提升70%、80%甚至更高的抢票概率,甚至有平台推出了“抢票险”。 加价66元成功购票 去年12月初,发改委、交通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全力做好2017年春运工作的意见》,意见预计2017年春运需求仍将保持小幅增长,全国春运旅客发送量将达到29.78亿人次,比上年增长2.2%。 唐先生决定今年前往女友家见父母,并一起商量婚事。目前北京尚未开通前往齐齐哈尔的高铁,每天前往齐齐哈尔的列车班次不到10班。从一开始,唐先生就有“抢票难”的心理预期。 去年12月15日,春运火车票正式拉开网络售票的序幕。与往年不同,今年的车票预售期只有一个月。 “刚开通那天,是12:30开抢,我赶紧下单,但等我点到付款时,卧铺票已经全部没有了。”唐先生称,从去年12月15日开始,他每天都参与抢票,一连抢了两个星期都没抢到票。 眼看着时间一天天逝去,唐先生开始着急。这时,一个朋友告诉他,可以通过携程网抢票软件买票,其已经通过该软件成功买票。 下载了相关APP后,唐先生发现携程网提供的抢票服务多种多样,提供的服务包括低速抢票、百度钱包高速抢票、极速抢票和VIP专人抢票,收费分别是0元、20元/份、30元/份和66元/份。 为了确保能抢到票,唐先生选择了66元/份的V IP专人抢票。一天后,唐先生收到短信,称其已经成功购票。 随后,唐先生用身份证在北京南站自动售票机进行查询,发现的确存在相关订单。 像唐先生一样,成功利用第三方软件抢到票的人并不在少数。记者身边,就有近10人通过第三方软件成功购票。 号称夜间也能购票 记者在携程网上看到,该网站提供24小时VIP抢票服务,半夜也能抢票。平台宣称,携程云数据显示,每天夜里都是放票高峰期。 携程网称,夜间抢票只支持线下出票、送票上门,需预收配送费用及铁路客票代收费。但如果选择这项服务后,在白天抢到票,将会立刻退回预收的配送费及铁路客票代收费。 为何携程网能够夜间 抢票?记者致电12306网站官方客服。工作人员称,12306官网和APP的服务时间为上午6点至晚上11点,其余时间互联网例行维护。“至于为什么携程网能够抢到夜间票,我们不大清楚,但如果通过第三方平台购票发生风险,12306官方概 不负责,请谨慎考虑。”工作人员表示。 记者就此致电携程网客服,工作人员表示,夜间会发生退票、改签等事项,因此携程网才能够提供相关服务。 一位不愿意具名的业内人士分析,在12306官方网站和APP夜间停止服务的情况下,携程网不太可能从网上获得车票。因此,可能是携程网组织专人,在线下帮顾客购买车票。 至少58家平台参与 目前,市面上抢票软件种类丰富。据第三方软件平台统计,有58家平台发布了抢票软件,其中包括奇虎360、去哪儿网、途牛等知名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记者在某平台上看到了“抢票险”服务。花费15元,即可以在购票失败后获得90元补偿。记者致电该平台客服,客服人员提醒记者注意理赔条款,根据自己需要购买。 记者统计发现,这些平台以均有免费服务,但免费服务的抢票成功率很低。记者在去哪儿网等数家平台选择免费服务挂单,数据显示,各家平台至少进行了数千次抢票服务,但没有一家成功抢票。 随后,记者尝试有偿服务,绝大多数平台的收费为30元,宣称成功率有70%至80%。记者在数家平台挂单后,数小时后在去哪儿网上抢到一张前往徐州的车票。随后,记者前往车站查询,的确存在相关订单。 打击有偿抢票 优化购票体验 对于一些网友来说,“有偿抢票”虽然无奈,但也能接受。网友“wuli天下第一二”甚至认为,要是取缔了各类抢票软件才真正是增加群众困难,“你觉得是多花30块钱不用管就能刷到票亏呢,还是一直不停刷刷刷担惊受怕一整天亏呢?” 中青舆情分析师抽样2000条网民观点显示,超五成网友表示不满,认为加钱抢票性质跟“黄牛”一个样,更有网友担心“是不是不加钱的就永远抢不到票”。可见,在更多的媒体和网友们看来,互联网平台推出的“有偿抢票”,看似是刚需之下的市场现象,实则是披着“马甲”的“黄牛”———“给钱就能插队”“出价高就先出票”。 记者联系了一位刷票软件制作者,当问其“如何看待刷票导致购票环境不公平”时,对方表示,“就算停用所有第三方软件,还是有一些人因为网速、电脑配置、手速等因素抢不到票。用我们的软件也有很多买不到票的,每个人的网络环境差异太大,所以公平真的很难。” “有偿抢票”服务离违法到底有多远?中青舆情分析师注意到,已经有媒体和网友梳理出质疑此举违法的依据,主要有两个:其一,依据铁总价〔2015〕365号文规定,即便有关企业取得铁路客票的代理销售资格,服务费每张客票最高也不得超过5元。其二,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只要具备高价、变相加价倒卖车票的行为,并符合票面价值5000元以上或非法获利2000元以上要求,就构成“倒卖车票情节严重”,将被处以刑事处罚。根据中青舆情分析师观察,大多数“有偿抢票”服务加价大多在20元至60元之间不等。 《新民晚报》发表的评论文章指出,“有偿抢票”的平台化,显然是在扩大技术鸿沟、压缩正常抢票者机会,在破坏相对公平。 某种程度上,利用“技术”刷票的行为与去年中秋期间阿里员工写代码“抢月饼”事件类似。2016年9月12日,阿里巴巴安全部门的几名员工用编写脚本代码方式,在公开秒杀月饼的内部活动“秒到”了133盒月饼,随后被公司劝退。 有人嗤笑说,利用优势抢占资源太正常不过,阿里为几盒月饼开除员工未免太没肚量。但也有人义正辞严道,程序员用技术手段作弊,是对其他人的不公平。 阿里巴巴对此回应:“4位‘安全小二’采用技术手段作弊,对其他员工造成了福利分配的不公正。更重要的是,安全部小二作为平台规则的捍卫者,使用工具作弊触及了诚信红线。” 诚然,无论是车票还是月饼,面对有限的资源,总有人想利用钱权和关系搞特殊,不惜牺牲他人的利益。想要“开挂”的人生无可厚非,却也必须守护这个社会的诚信和公平。但现实却是,不少情况下,这种诚信与公平只能靠网络公司自我净化来保障,不少网民呼吁,相关部门不能再“沉默”。 从加价火车票到近期火热的王菲演唱会天价门票事件,一些互联网平台的压票倒卖行为已经在挑战市场和公众的容忍极限。可以想象,如果任由“黄牛”恶意炒价,下次可能面临崩盘的就不只是一场演唱会那么简单了。 中青舆情分析师认为,线下违规的经销手段屡屡被搬到线上,钻的还是我国互联网监管领域的漏洞。有网民呼吁,面对升级的“黄牛”,有关部门必须加紧制定和完善针对互联网企业的有关的规定,对违规行为依法制止和处罚。既要打击线下“黄牛”,也要打击产业链上的“新黄牛”行为。只有让规则产生约束力,让所谓的“市场行为”得到约束,才能让普通百姓感受到公平。同时,“有偿抢票”服务之所以盛行,是因为确实会带给网友便利,在打击的同时,学习其中的便民举措,优化购票体验,才是根本。 综合《南方都市报》、《中国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