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经济·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1月10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科研团队参与两项目获国家科技大奖

  营养素超微化

  有了“中国声音”

  宁波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仇丹博士作为项目第二完成人完成的“重要脂溶性营养素超微化制造关键技术创新及产业化”,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昨天下午,记者电话采访了正在北京领奖的仇丹。仇博士表示,他们的科研团队将进一步努力改进技术,争取在国际营养素市场全面领先,同时会在保健品、功能食品等部分领域进行应用。

  从2004年起,仇丹博士就在他的导师陈志荣教授的指导下,参与该项目的研发。至今整整12年,该项目团队针对脂溶性营养素的结构特点,系统开发了粒径调控、提高稳定性和增强营养效价的集成技术。仇丹博士是基础研究的负责人,并参与指导工业化生产,为该项目贡献的专利、论文等研究成果最为丰硕。

  通过上述技术的集成创新,该项目产业化生产了上百种超微化营养素制剂产品。其中,虾青素和维生素A超微化制剂的全球市场份额,从零跃升至约35%和25%,间接保障了全球人和动物约四分之一的营养健康需求。

  该项目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1项,其中授权国际发明专利3项,得到国家863计划等项目的支持,2项技术被鉴定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近三年实现销售收入28.72亿元,累计新增利润5.84亿元。

  “宁波智造”

  打破外企技术垄断

  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科研团队主导完成的“支持工业互联网的全自动电脑针织横机装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昨天下午,记者采访了慈星科技创新项目办公室负责人袁建锋。据他介绍,通俗地讲,该项目好比针织服饰行业里的3D打印机。这种设备实现了毛衫的智能化生产和复杂花型的规模化生产。

  不过,此前类似技术一直被日本岛精、德国斯托尔等国外品牌垄断。慈星从2003年开始了全自动电脑针织横机的研发和生产,最终实现了新型全自动电脑针织横机的国产化,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质优价廉的慈星全自动电脑针织横机迅速占领了国内外市场。根据数据显示,仅2009年1月至2015年11月,慈星销售全自动电脑针织横机10余万,销售收入99.1亿元,实现净利润21.55亿元,累计出口创汇1.5亿美元。目前,产品在全球的占有率达到了三成以上,远超德、日大牌。

  据悉,慈星成立了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中国纺织机械行业电脑横机产品研发中心;研发团队130多人,每年的科研经费高达5000万元,占到年销售额的5%以上。

  记 者 王元卓 通讯员 王虎羽 王国英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