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宁波市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工作会议召开。这是我市继颁布《中共宁波市委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实施意见》、新修订的《宁波市文化精品工程扶持奖励办法》、《宁波市文艺人才培养扶持办法(试行)》等文件助推文化发展之后的又一大有力举措。 借大师工作室培养更多人才 会上,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陈振濂,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叶辛,中国篆刻艺术院名誉院长、西泠印社副社长韩天衡,著名导演高希希,著名画家何水法,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俞峰,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公博和徐朝兴,著名琵琶演奏家吴玉霞,古琴艺术家王鹏,著名导演林鸿,西泠印社副社长童衍方共12人,成为首批在宁波设立工作室的文艺大师,这将成为宁波文艺事业的发展的新活力、新动力。 近年来,我市以宣传文化系统“六个一批”人才工程为基础,搭建平台,通过建立文艺家工作室、文化创新团队、加强基层文联组织等形式,加强了对文化人才的培养,但是高、精、尖的文化人才还是少之又少,各门类的领军人物更是凤毛麟角。此次希望能够借助大师工作室这样一个平台,通过定期开设大师班、讲座授课、师傅带徒弟等方式,培养更多的高层次文化人才,推动文化人才快速成长,从而形成梯队合理、结构优化、基础扎实的文化甬军队伍,为宁波文化繁荣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会议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高举精神火炬,坚定文化自信;二是吹响奋斗号角,推进创业创新;三是面向伟大时代,打造精品佳作;四是锤炼品格修养,做到德艺双馨。 市演艺集团获奖励200万元 因为推动文化走出去,提升了宁波文化影响力,宁波市演艺集团在昨天的会议上受到表彰,市政府决定奖励其200万元。 在刚刚过去的鸡年春节,市演艺集团的演职人员奔赴英国、克罗地亚、捷克、泰国参加“欢乐春节”海外巡演,历时10多天演出16场。代表团的演出节目以宁波故事为基础,经过全新编排与完善,双人舞《梦蝶》、舞蹈《十里红妆秀》、男子群舞《水墨天一》等一个个展现“宁波元素”的节目相继上演,让宁波的艺术文化站在了更广更大的舞台上,“欢乐春节”海外巡演成为了2017年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开篇的一大亮点。 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实施精品工程和品牌战略;加强文艺惠民,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推进文化交流合作,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都三城”;夯实院团建设基础,磨练打造“文艺甬军”。 讲好宁波故事,创作优秀作品 会议公布了宁波市第四批文化创新团队、第四批文艺家工作室、第六批“六个一批”人才名单并授牌。王阳明文化研究团队、越窑秘色瓷研究团队、甬派“新闻+服务”文化创新团队等20个团队被评为宁波市第四批文化创新团队。作家谢志强、书法家林邦德、诗人张巧慧等17人入选第四批文艺家工作室名单,黄文杰、车永波等32人被授予“六个一批”文艺类人才。 在会的文艺界人士纷纷表示对宁波文化的发展充满信心。书法家林邦德表示:从作为市文艺家工作室代表上台接过牌子的一刻起,觉得既有动力也有压力,今后更应努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回馈社会,才无愧于自己获得的荣誉称号。 文艺工作者代表、青年作家张忌深有体会地说:“我们经历着这么一个伟大的时代,身边有这么多优秀的人和故事值得我们挖掘。全国各地许多同行都非常羡慕宁波能给当地的文艺工作者创造这样一个良好的创作环境。我们没有理由不创造出好的作品来。真心希望我和我的同行们能一起努力,扎根宁波这块土地,讲好宁波故事,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文学作品。” 记者 陈晓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