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年半时间的消化和缓冲,股指期货迎来了受限以来的首次松绑。中金所2月16日晚发布通知,对三大股指期货品种的异常交易手数认定、交易保证金、平仓交易手续费等进行了全面调整,自2月17日起开始实施。业内人士表示,此次松绑符合预期,起到了积极的信号作用,长线资金有望逐步加大入市力度。 期指获小幅松绑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下称“中金所”)2月16日晚发布通知,自2月17日起,对股指期货进行三项重要交易调整:一是降低保证金。沪深300、上证50股指期货非套保盘保证金从40%降为20%,中证500股指期货非套保盘保证金从40%降为30%;二是下调交易手续费。从成交金额的万分之二十三降为万分之九点二;三是放宽“过度交易”监管标准。日内交易限制从10手增加到20手。“此次调整符合业界预期,只是小幅松绑,预计完全松绑还需较长时间。目前国内的股指期货交易成本还远远高于国际水平。国际上,股指期货交易保证金一般为8%至10%,手续费多是万分之零点二至万分之零点三。”一位“老期货”告诉记者。不过,调整后股指期货主力合约的保证金将从一手40多万元降到20万元或者30万元,手续费也从一手4600元降到1800元左右,参与的人肯定会明显增加。 “股指期货受限时真正被限制的是做多的,现在放开到20手,做多力量会增多。”本地某私募老总向记者表示,股指期货显著贴水已经持续了1年多,松绑可缓解股指期货长期贴水状态,有利于套保盘规模增长。 对股市影响几何? 某券商人士表示,期指松绑意味着股市异常波动周期步入尾声,监管层对股市信心恢复,市场风险规避功能逐渐恢复,看好A股的长线资金有望逐步加大仓位。 “股灾前做量化的机构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参与者,期指受限后迫于负基差压力,很多机构都只能观望。期指的部分放开,使追求绝对收益的资金敢于入场。”本地某私募人士表示,事实上,如果没有风险对冲工具,长线资金通常也不敢重仓参与股票投资。 本地某期货营业部分析师也表示,此前对股指期货的限制措施极大削弱了股指期货的风险管理功能,采取的不对称限制,也导致期货的价值发现功能丧失。此番部分放开,有助于目前大量处于观望状态的机构投资者、对冲基金等长期资金重新入场,有利于市场长期稳定发展。 还有市场人士表示,股指期货松绑能够对冲IPO加速对市场的冲击。 养老金入市前奏?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金所发布股指期货松绑消息的当天,人社部副部长游钧在全国社保局长会上透露,目前已有包括北京、上海等7省市共计3600亿元的基本养老基金,开始委托进行投资运营,突破原来社保基金只存国有银行和买国债的限制,为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实实在在打开了通道。 两大消息叠加被业界解读为股指期货松绑或为养老金入市前奏。如果3600亿元养老基金进行投资运营,假定入市比例为30%,对应的入市资金有望达到千亿。 本地某券商人士认为,养老基金入市的本质目的是为了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低风险偏好属性将使得社保基金投资更偏向于低估值、优业绩、高分红的中等市值公司股票。记者 张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