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运在本周二落幕。40天里,宁波全大市道路运输共计发送旅客173.54万人次,为去年同期的87.77%;完成周转量3.14亿人公里,为去年同期的95.08%。其中,市区四大客运站发送旅客87.90万人次,为去年同期的97.72%;周转量1.85亿人公里,为去年同期的101.04%。 总体态势 道路客运量节前增节后减 纵观整个春运,宁波道路运输客运量呈现前期增加、后期减少的总趋势。客流仍以学生流、务工返乡流、探亲旅游流为主,尤其是学生流和务工返乡流。方向主要集中在安徽、江西、江苏、湖南、湖北、河南等务工大省以及省内的金华、衢州、台州、舟山和大市范围内的象山等地。 对于前期客流增加、后期减少的主要原因,市运管局客运处相关人士分析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是宁波各大高校放假时间集中于1月中旬,客流主要方向为金丽衢、台温绍等地区。而学生客流已在春运前完成疏运。其次,今年春运时间较去年提早了11天,外来务工人员提前返乡,节前省际长途旅客较去年有所增加。另外,今年春运节前天气情况整体良好,未出现雨雪冰冻以及雾霾现象,道路通行情况整体良好。而去年春运初期受到雨雪冰冻影响,大量班车停班,客流量大幅减少。 特色服务 充分发挥道路客运“门到门”优势 今年春运,我市各级运管部门及行业企业也针对各地不同特点,推出了一些创新举措和特色服务,满足旅客多样化、个性化出行需求。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客运企业根据旅客需求,对云南昆明、曲靖以及陕西安康等铁路运能不足且无法覆盖的地区及时开通散客包车服务,共计10辆散客包车为429人次提供服务。还首次开展联运服务,对前往泸州叙永、宜宾、兴文、长宁、巡场、南溪、江安等地的旅客,由泸州班车承运至泸州客运中心,提供免费住宿和中转换乘服务,共计为113人次提供服务。 而针对出行客流比较集中的高校,则开通了校园直通车服务,1月13日至14日在万里学院回龙、钱湖两校区及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开行校园直通车6班。 此外,自1月16日起由宁波汽车南站至舟山班车直接开至朱家尖客运中心(蜈蚣峙码头)下客,满足了前往朱家尖、普陀山等地的旅客方便快捷出游。 为方便节后返程旅客,汽车南站于2月3日(正月初七)将早上售票时间提前至5:00;2月6日至21日将站务作业时间延长至23:10,并安排开至奉化、尚田、西店、梅林、宁海、象山、石浦、定海、沈家门的夜班车,共计开行60班次,为2000余人次提供服务。另外,客运企业还开通了汽车中心站至汽车南站的夜间免费接驳车,方便旅客深夜接驳。 平安出行 成立督查组,突击暗访安全生产情况 旅客平安出行和安全生产是春运工作重中之重。市运管局提前部署,成立督查组,重点突出客运站、“两客一危”企业。各督查组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对各县(市)区主要客运站“三不进站、六不出站”制度落实情况进行了暗查,同时对全市主要道路客运企业的春运安全生产工作部署落实情况进行了全面督查。从车辆、人员、车站、企业四个要素入手,严把车辆技术关,严把人员资质关,严格落实客运站安全门检和查危制度,严禁车辆超速、超载、驾驶员疲劳驾驶等违规运行,严格落实营运客车凌晨2点至5点停运和接驳规定,并要求各运输企业利用GPS(车载视频)对所属营运辆进行24小时实时监控,确保运输安全稳定。 节后,各级运管部门继续保持春节期间道路运输市场监管力度,重点打击客运班车站外组客、不按规定线路运行等违规行为。并增派执法人员深入客运站,督促客运站严格落实“三不进站、六不出站”制度,认真抓好进站、例检、出站等安全环节,维护了良好道路运输市场秩序。 应急与执法 跨部门协作,信息共享联合监管 在应急保障方面,节前,针对春运期间可能会出现的冰冻雨雪等恶劣天气,市运管局完善了相关应急预案,组建应急车队,落实应急运力。同时,根据雨雪冰冻高速公路保畅通的要求,各地都落实相应应急物资,充分做好应对工作。并继续与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市公路局96266平台完善信息共享机制,第一时间掌握道路路况信息并向道路运输企业发布预警、防范提醒信息。 各地落实2辆驳运车辆和两名驾驶员,24小时待命,用于驳运受查扣的“黑车”和超载客车卸载的旅客,确保道路运输应急保障能力。 春运期间,市运管局专门联合公安交警部门和各县市区运输机构,采用联合联动执法模式,对全市范围内重点区域、重点路段、重点车辆实施全方位监管。根据相关通知精神,对联合执法行动作了专题部署,要求辖区运管部门积极派员做好春运卡口执勤检查, 40天里,市运管局稽查部门共计出动稽查力量1440人次,出动稽查车辆412辆次,检查车辆1000余辆次,全市共查处各类违章行为276起,其中客运车辆违章121起,危运车辆违章54起。 记 者 范 洪 通讯员 陆湖洲 朱笑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