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民营经济·市场监管之窗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2月28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无忧物流”引发物流新革命

物流黑马突围只争朝夕 “惠利”成最大吸引力

    对于许多从事跨境电商的卖家来说,全球速卖通平台(下文简称为“速卖通”)是个再熟悉不过的平台。在平台上处理每一单交易的过程中,卖家都绕不开物流这一关键的环节。除了邮政小包、商业快递以外,速卖通与菜鸟网络在2015年还联合推出了“AliExpress无忧物流”服务(下文简称为“无忧物流”),瞬间在诸多卖家中掀起一场物流新革命。

    那么,目前卖家们是如何在平台上选择物流方式的?不同物流之间的竞争如何?记者采访了各方人士。

    邮政小包、无忧物流成最多选择 新物流模式开始占据市场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众多卖家都会使用邮政小包、无忧物流等物流方式。

    梅小姐从去年9月份开始在速卖通平台上从事跨境电商贸易,主要销售男士夹克、大衣等产品,主要面对俄罗斯、巴西、意大利等市场的客户。当问及经常会使用哪一种物流,她表示,平时主要涉及邮政小包和无忧物流两种模式。

    “选择物流取决于客户的要求,我发现,从去年到现在,无忧物流被要求使用的次数明显在上升,相对而言,邮政小包的次数则在减少。”梅小姐表示,无忧物流在支付和上门揽收方面的服务令她十分称心。

    另外一位赵先生,主要在速卖通上销售一些袜子等产品,目前已经开了第二家店。他告诉记者:“目前我使用最多的是邮政小包,而平台还未给我开通无忧物流的相关服务。”他猜测,可能是这种物流模式过于受欢迎,现在对于许多新加入的卖家设置了一定的门槛。

    “我在第一家店中使用过无忧物流,对于卖家来说,它最具吸引力的点在于不会将物流原因导致的纠纷、DSR低分计入卖家账号考核,这也是所有物流模式中唯一的特权。”换言之,如果使用无忧物流而发生物流方面的纠纷,即便买家在物流这块打了低分也不会拉低卖家显示的评分。此外,物流平台还会承担因为物流原因导致的纠纷退款。

    各种物流“群雄逐鹿” “惠利”成为最大竞争力

    事实上,速卖通上不同物流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各种不同的物流方式各具特色,拥有各自的受众群体。有业内人士表示,未来如果有新的物流企业想要分享出口跨境电商这块蛋糕,必须拥有对卖家的惠利才能聚集受众。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从事跨境电商课程的孙从众老师告诉记者,目前在速卖通上被经常使用的主要有中国邮政小包、E邮宝以及无忧物流,其他还可以选择诸如DHL、FedEx、TNT等商业快递,或者是一些针对特定区域的专线物流快递等。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物流之间竞争愈加激烈,加入这场圈地战中的物流企业也将越来越多。

    “邮政小包是许多卖家常用的一种方式,这种物流方式的成本比较低,而且可以寄往的地区分布比较广;e邮宝面向的地区少一些,许多将产品寄往美国的卖家会使用;而商业快递的速度则比较快,令人惊讶的是,诸如TNT等快递甚至可以去到正在发生战乱的国家,但是相对来说价格比较昂贵。”孙从众详细地介绍道,“在这样的格局之下,无忧物流的出现可谓是平地一声雷,瞬间以其优势虏获了众多卖家的心。”

    相比之下,无忧物流分布的范围非常广泛,会有专门的人士上门来收件。运费方面也极具优势,重点国家运费约为市场价的8~9折,即便只发1件也有折扣。

    在这样的优势之下,孙从众认为无忧物流来势汹汹,将会迅速抢占一大片市场。

    物流格局带来多重可能性 “血管”承载无限商机

    如此看来,速卖通平台上不同物流间的角逐正在变得更加激烈。针对这一现象,宁波工程学院管理工程研究所所长杨健认为,跨境电商平台物流出现极具竞争力的“黑马”或是百家齐鸣的状态,源于众多卖家自身的一个转型升级。

    “最初涉水跨境电商的时候,大多数小卖家认为这个环境充满了不确定因素,所以会根据价格选择邮政小包的方式。”杨健说,“但是随着消费出现变化之后,他们会从体验等多方面综合考虑,这为其他的物流带来了可能性。”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他认为未来跨境电商平台上“物流一家独大”的局面很难存在,许多大型电商与物流公司或许会投入更多资金与精力构建更为完善的全球物流体系,而另一些刚刚发展起来的出口跨境平台可能也会在做大之后涉猎这一领域。对于一部分企业来说,他们可能会考虑增加海外仓的方式来增加物流上的优势。

    孙从众也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对跨境电商这一产业来说,其中的方方面面都充满了可能性,尤其像‘血管’一般重要的物流,更是其中承载了无限可能的命脉所在。目前无忧物流的强势来袭,无疑体现着电商平台企业掌握命脉的渴求,如果能抢滩这部分市场,就能带来更大的商机。”他指出,充满优势的物流模式可能会令细分市场重新洗牌,也可能推动各个物流企业推陈出新。

    记者 劳育聪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