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市场监管之窗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3月21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开展美发行业集中整治活动

发现问题并责令改正222家,立案查处66家

    据宁波市市场监管局统计,2015年和2016年,我市12315热线平台分别接到涉及美发行业的消费者投诉2857件和3069件,连续两年居全市服务类投诉首位。

    为进一步规范美发行业经营行为,净化全市美发行业市场秩序,宁波市市场监管局于近期开展了为期10天的美发行业集中整治,共检查美发经营单位1392家,发现问题并责令改正222家,立案查处66家。

    “百强名店”自吹自擂

    本次集中整治范围覆盖全大市,主要针对日常举报投诉集中或日常检查问题较多的美发店和美容美发连锁企业,重点检查美发经营单位的主体经营资格、广告宣传、格式合同、美发服务和产品质量等。共检查美发经营单位1392家,发现问题并责令改正222家,立案查处66家。

    经营资质是主要问题所在。检查共发现无照经营95家,擅自变更企业名称17家,超范围经营15家。也就是说经营资质有问题的共127家,占了全部有问题的一半以上。

    经营行为不规范问题也不少。12家美发店有虚假广告或宣传行为,如宣称“全场免费”,实际需要先消费后才能获得免费项目;有自己冠以“中国著名品牌”“美容美发百强名店”等名号,但所谓荣誉称号却无法佐证;还有销售的美发产品、保健食品冠以“百年”“祖传”等名头,随意夸大宣传疗效的。未明码标价或价格不透明的美发店57家,如部分美发店提供的服务分店长、设计总监、一般店员等多个档次,但只对最低档的价格予以公示。

    检查中还发现合同违法行为29起,如办理会员卡不与消费者签署书面协议,也不提供消费凭据的;部分美发店办卡虽有明示条款和协议,但其中却存有加重消费者责任的不平等条款,如“最终解释权归本店所有”“本卡一经售出概不可退”“卡内余额必须保留30%才能继续消费”“刷卡手续费由违约方承担”等“霸王条款”,这些均已被责令改正或立案查处。

    另外,检查还发现部分美发经营单位管理混乱而导致的商品质量隐患问题。如进货把关不严,未按规定履行索证索票义务,不少美发产品没有中文标签甚至是三无产品;未定期清查商品,有使用生产许可证和批准文号已经失效的产品以及过期产品的问题;还有使用前需皮试的商品,一些经营者未作提醒就直接使用问题等等。

    尽量自带洗发用品

    结合实地检查,市场监管部门还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专门对美发产品质量开展抽样检测和评价性实验。

    共随机抽取266批次美发产品进行检测,其中监督抽检244批次,而对开封使用过的22批次商品开展评价性实验,检测评价产品包含洗发液、烫发液、染发液、护发素、焗油膏、发胶、发膜7大类。检测评价项目包括微生物、防腐剂、二噁烷、丙烯酰胺、甲醇、过氧化氢、巯基乙酸、去屑剂等。

    “目前,监督抽检产品仍在检测中,进行评价性实验的22批次产品已经完成并出具检验结果。”宁波市市场监管局举报投诉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已知的检测结果来看,我市美发行业所用产品的质量状况不容乐观。“22批次产品中检出不合格12批次,检出不合格项目13项次,主要为菌落总数、甲基氯异噻唑啉酮和甲基异噻唑啉酮的混合物、甲醇、丙烯酰胺。”

    “从以上检测结果可以看出,部分美发经营单位使用的产品质量状况堪忧,其中又以洗发液、护发素产品的防腐剂(MIT、CMIT)超标、菌落总数超标问题最为严重。”该负责人认为,其原因可能是劣质、不合格产品内源性产生的,也可能是已开封产品在日常使用中不注意清洁卫生和保管不当,重复使用所导致的交叉污染。“建议消费者在接受美发服务时,对于洗发液、护发素等清洗型产品尽量选择自带,以更有效地保障自身健康。”

    ■消费提示

    理性办理会员卡

    一要选择具备经营资质、有一定规模和卫生条件较好的美容美发店消费;

    二要谨慎理性办理会员卡,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慎重对待各种打折促销活动,而且要尽量与商家约定好双方的权利义务并索取书面凭据;

    三要仔细甄别商家使用的美发产品,正规产品应详细注明生产商信息和相关许可证号、批准文号等(可登录国家食药总局网站查询);

    四要严格按照产品使用说明,对容易引起过敏的产品在使用前应要求商家先在身体其他部位测试。

    ■科普小贴士 

    检测指标说明

    甲基异噻唑啉酮(MIT)和甲基氯异噻唑啉酮(CMIT):属于高效杀菌剂,因具有广谱杀菌性能而在清洗型化妆品中被作为防腐剂广泛使用。MIT和CMIT含量超标可能会使敏感肤质人群诱发皮炎等过敏反应,因此我国对MIT和CMIT在化妆品中的浓度有严格限制。

    菌落总数:是指单位化妆品中的菌落个数,表示产品受细菌污染的程度。使用菌落总数超标的化妆品,容易引起皮肤感染、引发炎症,直接对人体健康安全构成威胁。除了产品自身质量因素外,不适当的储存环境、频繁用手接触化妆品等原因同样会导致化妆品菌落总数超标。

    丙烯酰胺:化妆品中的丙烯酰胺来源于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作为化妆品的增稠剂,本身及水解体没有毒性。但由于其不稳定性,会自然分解变回丙烯酰胺单体,而丙烯酰胺对人和动物都具有神经毒性,对动物还具有生殖毒性、致突变性和致癌性,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列为2A类致癌物。

    甲醇:是危害神经及血管的剧毒物质,具有明显的蓄积毒性。国家强制标准规定化妆品中甲醇的含量不得超过0.2%,长期接触微量甲醇,会对人体的神经和血管产生危害。)

    通讯员 张淑蓉 

    王 前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