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胡宇轩和爸爸妈妈来宁波参加科普大讲堂活动。记者 王元卓 摄 |
12岁的“数独神童”胡宇轩在2017年最强大脑国际赛上打败了“世界数独第一人”森西亨太,而广为人知。日前,他出现在宁波科普大讲堂上,并与甬城的孩子及家长面对面。 这位“神童”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成长故事和学习心得呢? “数独神童”平时喜欢玩电游 胡宇轩出生于2004年10月。今年2月17日,他自谦为“打酱油”,不料打败了保持着中国数独选手海外最好成绩的陈诗雨,5分钟内完成8个残缺数字拼块,在2688个组合中找到唯一答案,成为数独赛中最大的“黑马”。3月17日,在“最强大脑”国际赛中,他对战“世界数独第一人”日本选手森西亨太,又以3:2获胜。 不过,除了在演算数独题时表现出来的睿智与机敏与年龄不相符合之外,胡宇轩举手投足还是满满的孩子气。 在讲座上,家长们问得最多的问题是,他在学习方面有什么窍门。 胡宇轩表示,他在学习之余也会让自己玩得开心,他也会打电子游戏,而且几乎每天会打。会场顿时一片哗然。 宇轩解释说,他平时玩的电子游戏都是益智类的,需要动动脑筋的,他不会玩那种拼运气的游戏,而且他每玩10分钟就会停下来。 “如果孩子玩游戏玩得正嗨,刹不了车怎么办?”有家长问。 胡宇轩眨了眨眼睛,说:“学习也需要调剂,如果不会玩也学不好,关键是要掌握好一个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胡宇轩的爸爸妈妈都是70后,爸爸是重庆人,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妈妈是河北人,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是非常平等和自由的。 他们坦言,当时并不清楚儿子有数独方面的才能,只是发现儿子幼儿时接受知识的能力比较强,不会说话就能辩认阿拉伯数字,3岁时就会看少儿读物。 孩子6岁时参加同学的生日派对,有人送了数独题作为生日礼物。那是宇轩第一次接触数独题,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开始学习数独。 胡妈妈也曾像许多父母一样想培养孩子的艺术爱好,让他学习钢琴,可宇轩坚持了四五年后就不想学了,最终只考了5级。妈妈也不强迫他一定要坚持。 谈到这些经历时,胡宇轩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说,因为爸爸妈妈的开明,让他有了许多自由选择的空间,也让他发现了自己在数独上的无限潜能。 目前,胡宇轩每天都要花一定的时间学习数独。此外,他也喜欢玩桥牌、乒乓球和足球。 学习很刻苦,12岁已经上高一 今年12岁的胡宇轩已经上高一,他小学时考上了育才学校中科院实验班,小学只上了4年就跳级,初中上了两年,现在就读于北京第八中学少年班。 宇轩班上34名同学,最大的孩子才14岁。在“学霸”林立的班上,宇轩目前的成绩排在第三名左右。“数学基本满分,相对来说语文成绩差一些。” 当大家称赞宇轩为“天才”和“神童”时,胡爸爸表示应该纠正,他说再好的天赋也需要后天努力,作为家长只要因势利导就可以了,不赞成拔苗助长。 宇轩学习非常刻苦。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如果遇到一道难题不解到“吐血”,他是不会放弃的。胡妈妈提到一段“痛苦”的往事,当时宇轩跳级上第八中学少年班时,英语成绩很薄弱,在班上排在后几名,于是他每天放学回来完成作业后,就关起门来背单词,练听力,坚持了半年多才追到了前列。 胡妈妈补充说,宇轩从小就很会规划时间,把每天的计划精确到分钟。 胡宇轩表示,他从小到大没有上过补习类培训班,但他建议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上一些兴趣班,他初中时就上过一个数学竞赛班,那是因为他对数学感兴趣。 当有小朋友问到他将来要做什么时,宇轩幽默地回答说:“我最不喜欢讲明天的事,因为我做好每一天就可以了。” 记者 王元卓 通讯员 林彬 胡 静 王国英 ■相关链接 数独是源自18世纪瑞士的一种运用纸、笔进行演算的逻辑游戏。数独盘面是个九宫,每一宫又分为九个小格。玩家需要根据9×9盘面上的已知数字,推算出所有剩余空格的数字,并满足每一行、每一列、每一个粗线宫(3×3)内的数字均含1~9,不重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