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城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4月25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汉创业18年 海边乡村飘出手工糕点苔香味

老吴正在自家作坊里做桃酥。

    70多岁的老人每天坚持手工制作糕饼,日常制作的有10多种,像苔生片、月饼、桂花饼、洋钱饼、糖沙饼、芝麻饼、桃酥等传统小零食,不时唤醒我们童年的记忆。

    老人的糕饼作坊在象山贤庠镇岑晁街上的一条弄堂里,真是饼香不怕巷子深,远远近近的食客都会找到这个海边乡村,买上几包记忆中的老味道。特别是最近一两年,这家糕饼店的名气越来越大,成了当地的美食招牌。

    糕饼店主老吴15岁起就跟一位糕点师傅学做宁式糕点,在当地的集体糕饼厂上班,后来还在大上海干过几年建筑行业。1999年退休后回到家乡重操旧业。

    院落里四季糕饼飘香

    贤庠镇岑晁街上,一个青砖白墙的院落。屋檐下挂着一块非常简陋的手写木牌——“老吴糕饼店”。

    老吴家楼房的一楼就是作坊,各个房间分为烘焙、储藏、展示等。记者采访时,老吴正在家里做手工桃酥。一张大号木板上堆着面粉,老吴拿着印糕板熟练地填粉,然后轻轻一敲,一个个桃酥坯子就落在烤盘上,等装满一盘,就端到厨房上烤箱。

    刚出炉的桃酥很香,略焦的口味更香,老吴兴奋地招呼大家品尝。

    老吴和糕点结缘已近60年,除了跟师傅学,年轻时他还到绍兴一家技工学校脱产学习过,能烘烤几十种糕点,还会烘焙面包和蛋糕。

    不过,老吴擅长的还是本土的老底子糕点。这种原生态的糕饼,最近几年悄悄走红,渐受都市人青睐。老吴1999年开始搭建家庭作坊,一做就是18个年头,如今他已经74岁。

    记者在老吴家的储藏室里看到,一个个铁皮箱(俗称火油箱)里整整齐齐地码放着各色糕点,包括苔菜月饼、油赞子、芝麻饼等,琳琅满目。老吴的小女儿小吴笑称,这些家什比她的年龄都大,用来储存糕点不易受潮。

    “这和你们宁波人爱吃的南塘老街油赞子相比,口味是不会差的。”小吴推荐了手工油赞子,记者尝了一个,又酥又脆,味道的确很正。而软软糯糯的红心糕、带点薄荷味的汤果糕,也是满满的儿时味道。

    每天手工做饼数十公斤

    平时,作坊主要由老吴和他的徒弟——如今也上了年纪的小花姐,两人打理,遇到中秋节,就要动员邻居和4个女儿回家帮忙。

    初秋时分,是老吴最辛苦的时候,有时候凌晨两三点就起床,一个人先把做月饼的面和起来,揉起来,等人手齐了就可以做月饼。这个季节老吴作坊的人气最旺,共有10多人。

    老吴说,他每月要用1000多公斤面粉,平均每天要做数十公斤的糕饼,都是经销商或者顾客上门来采购,特别是遇到中秋、春节、清明等,糕饼是供不应求。因为附近的居民每年吃惯了老吴家的月饼,有的还作为家乡特产送往上海等地。中秋前,老吴要制作20万只月饼,对他来说已经是“拼了老骨头”。

    最近几年,老式糕点渐渐红火。这种老式点心,手工制作、口感纯正,除了面粉、米粉、白糖、食用油和酵母,使用的添加剂极少,这种原生态的糕点非常吸引现在的消费者。小吴说,她每次从娘家回去,总要带上一大包糕点,很多都是同事或者朋友请她捎带的。

    老吴系列糕饼,江湖名气最大的要数印糕、喜糕和苔菜月饼。比如印糕、喜糕之类,先用冷水浸泡糯米,然后在大锅里炒熟糯米,碾成粉,放置在常温下,让其自然受潮一个月后,发挥最佳的糯性,就可用来制作印糕了。将砂糖、粉、麻油、饴糖拌匀,擦透过筛,放入印糕板内,用力按压,再将模内的印糕生坯敲出。一个个生动的印糕就制作而成了。这种糕点,颇受顾客喜欢。

    而苔菜月饼馅料选用的是当地优质冬苔,饼皮酥松,甜中带咸,咸里透鲜,有苔菜的特殊香味。

    希望把传统手艺传承下去

    在老吴家里,陈列架上摆放的各种老古董级别的木质印糕板,大大小小的印糕板分门别类,光做月饼的就有十多种,图案涉及祥禽瑞兽、神仙人物、戏曲故事、图案符号、花草鱼虫和文字等,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除了印糕板,老吴保存了很多写着“南北果品四季茶食”大字的红纸,纸头轻薄,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不可或缺的包装,俗称“招头纸”。以前糕饼用粗糙纸包装,再用咸草或单色的麻筋包扎成方包,包好后在上面放一张招头纸,现在只能在民俗博物馆里才能看到。

    老吴说,老底子人们无论是正月里向长辈拜年,还是平时走亲访友,手里提的都是包头。招头纸与印糕板一样也早已退出日常生活,但其丰富的民俗文化却值得人们永远回味和记忆。

    现在,小花姐仍每天和老吴一起做糕点。小花姐说,做手工糕点太累了,她也上了年纪。而老吴的4个女儿,各有各的工作,都没打算传承老爸的手艺。现在,老吴很想找到传承人,他说传统手工糕点不仅是一种食品,也是民俗。想学的人,他一定免费教,希望把手艺传下去。

    记者 谢昭艳 文/摄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