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投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4月28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暴跌后的次新股或是一座“富矿”

不妨先做足功课,筛选出其中的潜力股

    昨日,沪深股市V型反转,次新股成为反弹市急先锋。而自4月25日以来,深市次新股指数涨幅达4.98%,而同期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涨幅仅分别为0.72%、1.36%。随着前期不少次新股回调幅度超过四成,其中不乏一些业绩出众的标的遭遇错杀,部分次新股又进入了大资金的视野。

    来自兴业证券的统计显示,2000年至今三轮熊市,剔除36只重组股,共有158只穿越熊市获得正收益,新股或次新股占了三分之一。这说明,做足新股功课,挖掘未来细分行业龙头的成功率更高些。

    次新股成反弹急先锋

    昨日,沪深两市深V型反转,成交量显著放大。次新股领涨再掀涨停潮,两市有39只次新股涨停,均涨幅达3.75%。深次新股指数涨幅高达3.01%,远远超越A股主要指数。

    值得注意的是,次新股板块在超跌反弹过程中连续出现超高换手率。换手率超20%的为数不少,实丰文化、中持股份、能科股份、清源股份、开立医疗等部分次新股换手率甚至连续达到50%左右。

    有资深股民表示,一般来说,换手率超过了20%就已经算比较多了,一天超过50%更是惊人,连续超高换手率,说明这些股票的流通股股东已经完成大换血。

    超高换手率的背后,是在监管严控背景下次新股股价的大幅度下挫。次新股历来是市场人气的温度计,目前部分次新股市盈率比老股票还要低。从辩证角度看,如果没有对次新股炒作的打压,也不会有很好的建仓时点,这个利空反而为建仓提供了便宜买到次新股的机会。次新股多属市场偏爱的新兴产业,容易获得较高估值。深幅回调加上筹码“大换血”,已成为抢反弹资金的主要目标。

    次新股重新回归机构视野

    连续下跌也让次新股的投资价值重新回归机构视野。多位公募基金经理表示,近期已经开始选择次新股建仓,重点配置跌幅较大的低估值细分领域龙头次新股。

    统计显示,不少公募基金和私募机构一季度大举买入次新股。去年四季度以来上市的次新股中,31家次新股机构持股比例超过4%。精测电子、联得装备、贵阳银行、星源材质、科森科技等持仓机构超过10家。

    某公募经理称,公司之前很少参与投资次新股,因为同样行业、类似质地的公司,次新股的整体估值要比老股票贵很多,但是,经过近期调整,次新股的估值水平明显下降,配置次新股的机会出现,公司已经有针对性地建仓了。

    某大型公募基金经理也表示,他管理的一只新基金建仓的重要投资方向就是次新股。因为当前过多资金集中投资绩优股,目前这类股票估值较高,而中小创股票仍在下跌通道中,相比较而言,次新股是目前不错的选择。

    挑选被低估的次新股

    对于绝大多数投资者而言,如何在众多次新股当中找到日后具有潜力的标的才是关键所在。

    业内人士表示,首先应确定产业,重点关注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工业4.0、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新兴产业领域的次新股;其次,选择一些业绩增速快、估值低、主营业务突出的细分领域龙头股。

    华泰证券认为,从中长期持有的角度,处于新兴行业、市值100亿元以下、估值与行业估值比小于1、PEG(市盈率/盈利增长)小于1的个股具备投资价值。按以上标准,从2016年以来上市的次新股中筛选出金银河、富瀚微、百傲化学、荣晟环保、荣泰健康、华正新材、弘亚数控、高争民爆、苏州科达等9只次新股。

    一位在次新股投资上收益颇丰的资深股民,也给出了筛选潜力次新股的四个维度:一是行业具备一定的稀缺性,有较好的成长空间;二是细分行业龙头股;三是估值接近甚至低于行业水平;四是收入和业绩增长较好,盈利能力较强。记者 张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