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经济·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5月22日 星期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动用两吨重铁锅,500只甲鱼与万蛋齐烹

宁波一农庄昨摆“百家宴”

不收餐费,“爱心”是食客唯一通行证

500只甲鱼大铁锅烧煮现场。记者 胡龙召 摄

    昨天上午,鄞州区咸祥镇的宁波天地生态农庄里,搭舞台,摆桌子,支锅搭灶,像足了老底子邻居家的婚宴排场。原来,由鄞州区农林局、鄞州区文广新局(旅游局、体育局)、鄞州区妇联、鄞州区科协、咸祥镇政府联合主办的2017“美丽鄞州欢乐游”——第三届宁波甲鱼文化节之慈善百家宴在此开席。更有意思的则是,活动主办方不向食客收餐费,“爱心”是他们的唯一通行证。

    0.5吨重甲鱼菜肴遭“秒杀”

    500只甲鱼和10000只甲鱼蛋有多重?将它们“一锅炖”是怎样一番盛况?

    “要是算笔账的话,仅是这两道菜就重达0.5吨。”尽管前一天做完了支锅搭灶等准备工作,但为了昨天这顿450人规模的午饭,在宁波天地生态农庄供职的厨师长江建达凌晨2点便起了床,在9名帮厨的协助下,单是清洗、切块、分装就忙活了两三个小时。

    随后,搬搬抬抬,陆续将整盆整盆的甲鱼和甲鱼蛋食材分别放入两口直径约2米、总重近两吨的大铁锅里,一锅红烧,一锅水煮。

    11点左右,捂不住的浓郁香气开始从两口锅的木质锅盖沿儿往外溢。诱惑难敌!不少原本已经通过扫二维码等方式落座的食客开始蠢蠢欲动,只见他们手持饭盆,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住了灶台焦急地等待开锅。

    随着一声“开锅”令下,上万只整整齐齐躺在锅里的雪白雪白的甲鱼蛋率先呈现在众人面前;继而,另一锅里黝黑发亮、滋滋流油的甲鱼肉块也已熟透等待出锅。现场,只是记者举相机“咔嚓咔嚓”为美味留影的工夫,数只特制的巨大长柄勺便从四面八方齐齐伸向锅中,捞干的、盛汤水,碗碗到手,手手传递,几分钟的工夫,灶台上就只剩下两口孤零零的空锅。

    “限额100户家庭的活动,最后加码至150户。”活动有关负责人张辰铭告诉记者,前期招募的一周里,他日均要接两三百个咨询电话,一些家庭不怕路远,从象山、北仑、宁海等地专程自驾赴宴。

    百家宴边走边吃“真过瘾”

    除了大快朵颐甲鱼菜肴,这场摆在宁波农庄里的“百家宴”还有何特点?

    “不但吃到两道招牌菜,桌上还有水煮番薯、时令桑葚以及咸祥当地的盐烤洋芋艿、麻糍、糯米粽等传统点心,旁边还有新鲜的绿豆汤可供自取。”家住海曙区的董女士对此如数家珍。

    记者注意到,不少前来赴宴的食客自带了水果、时蔬以及自制菜品;而且,由于每桌安排的人数不尽相同,位置所限,桌上的菜品消耗速度不同。于是,有的人索性端起盘子边走边吃,董女士说:“这样吃太过瘾了!”她认为这才是“百家宴”的真谛。

    据了解,“百家宴”是中国独特又古老的传统民俗文化。其前身为“祠堂酒”,范围仅限于当地本家聚集一起共进午餐。据称在明清时极为流行。渐渐地演绎为联谊性质的聚餐。

    “爱心”是赴宴者的通行证

    与热闹非凡的甲鱼宴现场相比,这些食客赴宴的条件则显得很特别。

    “我妻子是鄞州人,早就想着到越来越美的咸祥镇走走看看,这场百家宴的聚会给了我们很好的机会。没想到的是,用餐完全免费,只是此前自己偶尔向贫困山区捐款的小小善举,竟成了全家此次赴宴的通行证。”昨天,刘老先生一家四口从象山石浦赶到现场,“路有点远,但我坚持带上女儿和5岁的小外孙一起过来,真的觉得这个形式很有教育意义,想让下一代和下下代能有所感悟。”他说。

    随后记者也了解到,昨天前往赴宴的150户家庭均为“爱心家庭”,“参与活动的食客无需缴费,但进行前期招募时,我们要求所有家庭至少参与过一次公益活动,如慈善捐款、结对助学、扶贫济贫、乐善好施等。”同时记者注意到,活动当天,曾荣获全国“最美家庭”殊荣的乐和敏老先生也受邀到场,分享了自身的爱心事迹。

    记 者 谢舒奕 

    通讯员 唐一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