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一直是中国民营经济的桥头堡,宁波民营企业的数量从改革开放初的2000余家发展到了目前10余万家。但随着第一代创业者的年龄增大,二代接班人遇到众多挑战,聘请职业经理人成为许多企业的选择。同时国企改革的深入,也使得职业经理人的角色越发重要。在上周的“2017宁波职业经理人活动日”,宁波众多职业经理人聚在一起,为如何助推宁波经济社会发展展开了一场头脑风暴。 职业经理人成民企传承的另一种选择 职业经理人,是指在一个所有权、法人财产权和经营权分离的企业中承担法人财产的保值增值责任,全面负责企业经营管理,对法人财产拥有绝对经营权和管理权,由企业在职业经理人市场(包括社会职业经理人市场和企业内部职业经理人市场)中聘任,而其自身以受薪、股票期权等为获得报酬主要方式的职业化企业经营管理专家。 到去年为止,全市民营企业超10万家。而那批最早发展起来的创业者们,他们从40岁左右起步,经历20多年的奋斗,现在已处于晚年。年龄、精力、知识结构、对市场的把握,都使他们开始考虑接班的问题。不久前,浙江省浙商研究会曾对浙商的“接班人问题”做过调查,发现有80%以上的家族企业已面临接班问题。而在民营企业占企业总数近9成的宁波,年龄为50~60岁的掌门人最多,占到总量的40.75%,其家族企业的继承问题日益显现,曾被视为最稳当的财富交接模式——子承父业受到了挑战。 于是,在宁波,许多创一代选择了聘请职业经理人辅佐二代经营公司。据《2017宁波职业经理人发展白皮书》中的数据显示,宁波职业经理人存量近15万人,本地成长的职业经理人和外地引进的职业经理人的比例各占50%,近60%的经理人在宁波工作5年上下,20%的经理人在宁波工作超过10年,有2次跳槽经历占50%以上。 在他们之中,40%的职业经理人为高级管理者正职,37%的为高级管理者副职,22%的为中级管理者。从年薪待遇看,40%的年薪收入在16万~30万元之间,30%的年薪收入在31万~50万元之间,20%的年薪收入超过50万元,平均薪酬35万元。 如何在家族企业中,认准职业经理人的定位?宁波职业经理人的代表之一银亿集团副总裁何建平有着自己的观点。他用“指挥官”和“冲锋者”来形容职业经理人。“老板是拥有财产的当家人,职业经理人是财产的经营管理者,两者是建立在契约基础上的合作关系,后者服务于前者及其企业。因此,职业经理人必须要明晰自己的角色定位,切不可越俎代庖。” 而宁波德威工程造价咨询公司的执行总经理唐军则更为直接:“职业经理人就是企业的保姆,具体事务的推进者。” 职业经理人为国企改革注入强心剂 除了民营企业,国企改革的深入,也为职业经理人创造了“用武之地”。 自2011年担任浙江华业电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以来,今年已是高鹏羽在华业的第7个年头。有人说,国有企业的厂长都是“短命”的,一般只有三到五年。但在华业,高鹏羽这总经理有些例外,一当就是6年。按三年一个任期算的话,这已是他的第三个任期。 在任头三年,公司产值从2011年的6亿元提升到了2014年的15亿元,实现了跨越式的增长。但慢慢地,企业发展瓶颈日益显现。一方面华业当时主要是做一些零星外围的辅助工程和上级公司的一些内部分包工程,因此产值、规模以及发展都不尽人意。 2012年年底,高鹏羽开始了他大刀阔斧的改革。改革的第一件事,高鹏羽将维护检修分公司和华业电力合并起来。合并后的华业,不仅规模大大上升,管理能力和工作能力也都提升了。2013年,高鹏羽进一步明确了华业的主营业务一电力维护检修运行,提出以“维护带检修,以检修促维护,运维同发展”的市场拓展理念,自此华业走上快速发展的超车道。 “我们的业务范围从火电领域拓展到了核电、节能环保、天然气、热网、新能源等多个领域,市场范围也从省内拓展到了全国十—个省市自治区,并成功开拓了印尼、埃及、孟加拉等国际市场业务。”高鹏羽说。 而吸引高鹏羽这样优秀的职业经理人进入国企,也成为国企改革的一个关键议题。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提出,有序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逐步扩大职业经理人队伍,有序实行市场化薪酬,探索完善中长期激励机制,并畅通企业经理层成员与职业经理人的身份转换通道。 对于宁波如何进一步开发职业经理人人才,宁波大学教授徐国平提出了四点建议,一要重视职业经理人开发基础工作,树立一批行业代表,增加宁波对高层次职业经理人的吸引力;二要培育发展职业经理人市场,加强经理人职业资格认证工作;三要完善职业经理人的激励机制;四是建立职业经理人的约束机制。 记者 乐骁立 通讯员 金陈聪 白芙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