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视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6月02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校园里的汉调桄桄

汉调桄桄的表演追求大幅度夸张,有“箍桶”“撒莲花”“耍椅子”“棍架子”“吊毛盖”“变脸”“换衣”“揣火”等许多独特的技巧。
学生们从制作汉调桄桄的泥塑造型开始。
学生们给汉调桄桄的泥塑造型上妆,绘画脸谱。
汉调桄桄的道具服装使用陕南刺绣,这是学生们自己动手刺绣。
汉调桄桄的伴奏有文、武场之别,文场原以盖板二弦为主奏乐器,后改为板胡;武场使用尖鼓、平鼓、钩锣、铙钹、梆子、牙子、木鱼等打击乐器。
学生们和制作好的泥塑。

    在陕西汉中,有一种结合秦腔与当地方言和民间音乐、用杖头木偶为演员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调桄桄。汉调桄桄俗称“桄桄子”“桄桄戏”,因唱腔、念白吐字归韵以汉中方言、音调为基础,又因用梆子击节发出“桄桄”之声,故此得名。在汉中,特别是在城固县、洋县、南郑县等地,汉调桄桄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当地有着“吃面要吃梆梆子,看戏要看桄桄子”的民谚。

    汉调桄桄是陕西九大剧种之一,主要流行于陕西南部汉中、安康一带,曾流传至川北、陇东、鄂北等地,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传承非遗,同时让更多的孩子认识和了解家乡文化,洋县南街小学成立了汉调桄桄工作坊,采取请专家、进课堂、组社团、演剧本等多种形式,促进“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开展,学校常年聘请校外艺术教育专家和地方民间艺人,定期到校传授汉调桄桄的表演技巧,举办传承项目培训、成果展示等,让学生零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另外,结合课程改革,该校还编写了《汉调桄桄艺术》校本教材,开设了《汉调桄桄欣赏》课程,在音乐、美术、劳动等课堂上全方位教授、培养学生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组建了汉调桄桄表演队,深受孩子喜爱和家长认可。课本剧《西门豹》《胸有成竹》先后赴香港、北京演出,受到社会各界赞誉。该校还成为教育部在全国中小学创建的449所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之一。记者 戚颢 摄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