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航运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7月11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带一路与宁波航运发展

资料图片
昨天,市民兴致勃勃登上湘潭舰参观。
通讯员 韩林 摄

    葛更坚

    四方面助推宁波航运企业成为“一带一路”主力军

    今年,“一带一路”可谓是一个热词。宁波作为一带一路沿线上的重要节点,以其巨大的港口优势贯通了海陆。如何让更多的宁波航运企业融入“一带一路”的大环境中,成为助推贸易、合作共同发展的有效力量?宁波市港航管理局局长葛更坚表示,将会通过搭好台、牵好线、走出去、引进来等四个方面来推动更多宁波航运企业服务“一带一路”、分享“一带一路”的丰硕成果。

    搭好台 双向建设完善环境

    据介绍,我市同时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来进行打造,致力于带来更加完善的环境。

    “在硬件方面,我们将重点加快港航基础设施建设,并将为‘十三五’规划投资161亿元,从而来加快港口扩容提质,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特别是全面融入长三江高等级航道网,增强港口作为“一带一路”支点的辐射带动作用。”葛更坚介绍道。

    另外,从软件方面,则将重点放在大力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业,搭建好港航物流服务平台上。葛更坚指出,这包括了支持宁波航交所做大做强船舶订舱、船舶交易、指数开发等业务,推动推进邮轮游艇产业发展,筹建宁波国际航运仲裁院,建成投用港航经济监测分析平台,探索研发海铁联运、江海联运、船舶交易等系列指数,筹建宁波港航物流及无船承运人协会等,加紧补齐高端航运服务业短板。

    牵好线 多种载体为航运企业搭桥

    在推动企业融入一带一路大环境的过程中,离不开引导与鼓励。如何更好地为企业牵线?葛局长表示,将重点通过推进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和宁波更具国际影响力的港航物流服务中心建设,充分利用中国航海日论坛、丝路港口国际合作平台等载体,为航运企业搭桥牵线,鼓励引导航运企业参与长江沿线、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经营,开辟宁波境外物流服务网络。

    值得一提的是,“十三五”计划新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航线5条以上,腹地无水港达到20个以上。

    走出去 提升国际竞争力

    “为了令企业在国际化的环境中具备竞争力,我们也有自己的方法”,葛更坚说,“主要是通过贯彻落实好市政府扶持航运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扶持宁波航运企业做大做强。”

    他向记者举了几个例子,比如利用香港超级联系人平台助推宁波海运航运企业走出去、利用麻省理工学院宁波(中国)供应链创新学院等资源,组织全市上规模航运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短期培训班,提升航运企业高管国际视野等。

    引进来 让更多企业落户宁波

    有了“走出去”,必定离不开“引进来”。对此,市港航管理局将会通过吸引一批航运物流区域总部、航运服务企业、专业化物流供应链服务商落户宁波,更加完善整个宁波的生态链。

    牛小华

    宁波航运业的优势明显

    “今年6月,全市营运船舶数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74%,总吨位却增长了23.8%,船舶大型化趋势明显,运力结构更趋于合理。”宁波市中小航运企业联合会会长牛小华认为,在各方助推下,宁波航运业有了长足发展。

    他说,宁波舟山港为宁波航运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港口服务。宁波域内的港口吞吐量,世界第四,集装箱为第一。依托港口优势,2017年上半年,宁波航运企业完成集装箱运输量142.96万标箱,为去年同期的140.7%。

    2017年上半年,全市水路运输企业共完成水路货运量10118.5万吨,为去年同期的121.9%。全市列入航运经济监测平台监测范围的44家航运企业,2017年1~5月份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4.24亿元,同比增长36.8%,实现利润4.29亿元,同比增长133.77%。

    此外,航运服务能力增长也十分明显。宁波成立了全国第一家航运保险专业公司,组建宁波航交所,在船员服务市场、航运信息服务、航运法律服务机制建设等方面,为宁波航运业的发展提供了完善和强有力的支撑。

    “宁波港是举世闻名的国际性大港,吞吐量已是世界顶级水平,但宁波航运企业能够跻身国际国内第一方队的,非常少;航运企业多、小、散尚无明显改变。”牛小华指出,近几年民营航运企业的发展都比较谨慎,资金的束缚和航运市场的起起伏伏,对航运企业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与此同时,2017年上半年,杭甬运河宁波段船舶过闸航次数5147艘次,完成运输量123.35万吨,分别为2016年同期的262.5%和246.1%。杭甬运河内贯通杭、嘉、绍等地,外连镇海港出海口,水运航道非常有效益。“如何在现有条件下设计好实施内河的通航能力,从长远谋划建设宁波的黄金水道,成了业内思考的问题。”牛小华说。

    方翔

    让保险为中小航运企业保驾护航

    中小航运企业是航运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航运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繁荣经济、增加就业、推动创新、改善民生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经过多年高速增长,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庞大的经济体量和进出口产生了大量的国际国内航运需求,贸易往来、船舶运输、海上油气开发等都需要相应的货物运输保险、船舶保险、责任保险、能源保险等航运保险来进行风险转移和保障。”东海航运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方翔认为,“航运企业与保险保障协同发展,已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航运市场和发展最快的航运保险市场之一。”

    方翔说,“一带一路”为中国航运企业特别是广大中小航运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新引擎,为国际经贸、投资往来提供了新动力,也为航运业发展带来历史性的新契机。航运保险在产品、服务、技术各方面积极创新,可为“一带一路”各个合作领域提供更符合实际需求、更加便利、更加创新的风险保障和服务支持。

    另外,航运保险为中小航运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助力。目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变的新常态,产业结构、发展模式正发生积极转变,中小航运企业也面临着变革的压力。“航运保险作为航运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监会‘放开前端,管住后端’的制度红利下,获得了全新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动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航运企业的发展需要,在开展航运保险业态创新、培育新的业务模式和业务增长点等方面为中小航运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助力。”方翔说。

    董雪兵

    海上丝路贸易指数是“一带一路”风向标

    今年5月10日,海上丝路贸易指数正式对外发布。

    该指数由进出口贸易指数、出口贸易指数和进口贸易指数构成。数据来源于海关月度进出口贸易数据。该指数从总体、分区域、分运输货类等不同维度衡量中国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重要国家间的经贸发展水平,反映中国与海上丝路沿线国家间的贸易发展变化趋势。

    “海上丝路贸易指数的发布,丰富了海上丝路指数体系的内容,将成为中国‘一带一路’建设实施成果的评价指标之一,既可以为‘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提供信息参考和趋势判断,也为各国政府评估‘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效果和政策调整提供了重要依据。”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雪兵表示。

    董雪兵说:“海上丝路贸易指数综合了我国海关统计的全品类的进出口贸易情况,用几个简洁的数字反映出‘一带一路’沿线跨国贸易的景气状况。用海上丝路贸易指数来描述,仅用过去若干个月的指数值就可以高度概括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景气程度。可以说,海上丝路贸易指数是‘一带一路’建设成效的风向标。”

    此外,他表示,海上丝路贸易指数采用了国际上普遍认可的数据和方法,指数编制科学,对“一带一路”建设成效可以进行快速、及时、动态的评价。从长期来看,海上丝路贸易指数既可以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也有利于增强我国在国际航运领域的话语权和国家软实力。

    记者 劳育聪 通讯员 宋兵 

    老兵看军舰非常自豪

    商报讯(记者 王婧 实习生 吕梦帧 通讯员 凌乐云 宋兵)7月10日,骄阳似火,热浪逼人。7名宁波退伍老兵带着家人零距离接触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导弹护卫舰——湘潭舰。

    据介绍,湘潭舰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导弹护卫舰,于2016年初加入人民海军序列,配有多型对空、对海、反潜武备及完善的预警探测系统,具有较强的综合攻防能力,堪称海上“多面手”。

    重回军营,让这些老兵们感慨万千。“时隔十年再次返回舰上,十分感动。我是2006年从福建基地转业的,曾是‘仙居艇’的艇长,服役期间,我从未离开过舰艇。中国海军突飞猛进跨越式发展,已今非昔比,我切身感受到了祖国国防事业的强大,非常自豪。”作为一名老海军,李文胜说着说着眼圈红了。

    老兵张蕾曾经也是一名海军,2010年转业。昨天她带着上初一的儿子去看军舰。“我是第一次登上军舰,刚一下车看到熟悉的‘海军白’制服,心情就给很激动,看到我们的军事装备这么先进,为自己曾是一名海军而骄傲。”

    据活动主办方介绍,举行舰船开放日,旨在使民众进一步了解中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成果,展示中国海军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能力决心,引导社会各界关注海洋、维护海权、建设海军,凝聚建设海洋强国、建设强大海军的意志力量。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