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权重股与中小创股行情跷跷板效应显现。贵州茅台、五粮液、格力电器、美的集团、中国平安等“漂亮50”集体下跌,上证50先扬后抑翻绿。而创业板指却走势相反,先抑后扬翻红。下半年刚开局,价值股和蓝筹股一路高歌猛进之后压力渐现,让“猜不透”的A股市场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漂亮50”贵了吗 昨日,A股市场出现有意思的跷跷板效应。上证指数早盘因银行股大涨而强势冲高,但午市后上证指数也因为银行股冲高受阻回落而一路下挫。创业板指走势却相反,早盘疲软,但午市后却节节回升。 截至收盘,上证50成分股中22只个股下跌,占比近一半。其中,方正证券跌5.05%,康美药业跌3.49%,中国太保跌2.98%,新华保险、中国人寿、中国核电、贵州茅台、中国平安等6只个股跌逾1%。 在一些市场人士看来,下半年市场热点可能不再执着于“漂亮50”,而开始向二线蓝筹股以及部分拥有业绩支撑的成长股扩展,各细分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将会受到资金更多关注。 据报道,对北上广深38位公募基金投资总监的调研显示,27位投资总监认为“漂亮50”估值合理,9位投资总监则认为其估值偏高,仅2位认为这类个股估值偏低。 在业内资深人士看来,“漂亮50”崛起的背后蕴藏着A股市场格局深刻的变化,以及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之下,产业格局的深刻变化。 新华社也发文称,A股赚钱逻辑生变:“漂亮50”趋热,ST个股遇冷;“现金奶牛”受宠,超高送转遭弃。 沪港通和深港通开通后,A股由相对封闭的市场,变为同境外互联互通的市场,加速了A股市场的国际化进程,估值将逐步向国际看齐。 IPO常态化下,新股供应增加以及重大资产重组监管趋严,令“壳资源”等题材股的稀缺价值遭到稀释,市场炒作热情降温。减持新规的出台,不仅提升了投资者长期持股意愿,也引导市场转向长期稳定分红的“现金奶牛”。而“缩小版”MSCI方案定位于沪深股通标的,促使投资者将目光更多聚焦于蓝筹股。 有分析人士认为,A股“漂亮50”行情实际上是全球消费品和信息技术板块业绩牛市的组成部分,非龙头熊市则是受困于缺乏业绩趋势,以及利率高企抑制风险偏好。 当然,“漂亮50”无法永远靠预期推动,最终必然靠业绩说话。有观点认为,目前大部分上证50标的已超出内在价值,处于趋势投资阶段,本质上是抱团防御,但超额收益有限。 也有观点认为,A股市场仍然是存量资金的市场,暂不具备外围资金进入的条件,虽然部分蓝筹股估值已提升至历史估值区间上沿,未来不可避免会走向分化,但部分股票后市仍然有望获得绝对收益。 市场风格会否切换 如果说价值股、白马股在积累了不小的涨幅后,“性价比”已经大不如前,那么,三季度市场风格会否切换到成长股行情,则成为投资者关注的另一个焦点。 A股市场往往单边思维,市场的选择总是“非此即彼”,认为蓝筹股贵了,就去炒成长股。但多数分析人士认为,成长股整体估值依旧偏贵,市场风格难以切换。短期来看,未来市场依然维持“非牛非熊”格局。 某业内人士称,近年来经历了几轮“杀跌”之后,市场的风险偏好在下降,而中小创的一些投资逻辑比如外延并购等遭到破坏,系统性机会依旧不大。 虽然市场风格难以切换,但不可否认的是,部分真正优质的成长股已经跌出了“性价比”,具备配置价值,基金投资的“天平”已开始逐步倾斜。 有调查数据显示,公募基金准备对成长股进行加仓的占比达到52.6%,继续持有的占比为26.3%,而准备减仓的仅占21.1%。 有分析人士认为,三季度市场或难再现“一九”分化的极端行情,中小创行情大概率不会再落后那么多。大量成长股调整之后,选择好成长股的难度已经下降。部分消费类股票继续上涨的动力较弱,年初以来已经有20%至30%的涨幅,后续上涨空间应该不大,但也不排除走向“泡沫化”的可能。如果三季度流动性适度放松,那么成长股的行情或将比预期更好一些。 记者 张波 股市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