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讯(记者 劳育聪 实习生 孔诗红 通讯员 徐超 董楠 赵杨)由于饮食习惯的原因,在一些国家不太受欢迎的禽畜类副产品,在我国存在较大的消费市场。走私分子为牟取非法利益,不择手段走私冻品入境。昨日,宁波海关联合宁波市口岸与打击走私办公室、宁波公安边防支队、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宁波海关破获的首起利用外籍船舶绕关走私进口冻品案在扣冻品进行集中销毁。 3月25日,根据情报线索,有一艘外籍运输船停靠在浙江宁波峡山沙场码头,并有多辆运输车连夜卸货。沙场码头设施简陋,向来少有船舶停靠,并且近期并没有船舶报关。宁海峡山边防派出所登船检查后发现。船上有缅甸籍船员2名,舱内有冻猪颈骨等2500箱,约25吨,未发现检验检疫标志。 宁波海关对此案立案侦查后,在宁波市口岸办的协调下,边防、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召开专案研讨会,就案件联合侦办、协同配合进行沟通,妥善处置在扣的走私冻品。 凭借着船上的蛛丝马迹,海关缉私警察不仅发现了真正的船主施某和船长吴某,还找出隐匿其后的走私团伙负责人刘某。进一步侦查发现,LIYI号从今年2月起从我国浙东沿海出发至韩国釜山港,并在韩国釜山港装载冻品运往宁波非设关地码头,在未经申报的情况下卸载、运输并销售。为了能在公海航行,走私团伙不但购买了外籍船舶,雇佣了具有公海航行资质的外籍船长,而且为了避免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在运输途中还临时将船名改成了中文名“利益”。 案件侦办过程中,办案人员又在物流途中阻截了25吨冻品现货。经过后续办案人员的顺藤摸瓜,发现这个团伙通过“LIYI”号走私进口的冻品前后累计达1400吨,价值2000万元以上。 据介绍,这是宁波海关首次尝试绿色环保的方式对走私冻品进行无害化销毁,并将走私冻品通过高温焚烧方式进行销毁最终转化为电能。处理现场,冻品的外包装经过“破包”处理后,会被投入垃圾池中,由机械手抓入焚烧炉焚烧,焚烧产生热能,最终转化为电能,真正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本次25吨冻品约可生产5000度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