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对于定居美国的凌女士是个值得纪念的月份,就在当月,她从2013年10月就停发的养老金重新开始发放到她的个人银行卡了。同时,过去近4年停发的养老金也以补发的形式一并打入她的银行卡账户。 而这一切,只因为凌女士用人脸识别的方式通过了养老待遇资格认证。 异地居住人员启用人脸识别资格认证 为确保养老保险基金运行安全,从源头上防止基金“滴跑冒漏”现象的发生,从今年4月起,市社保局开展了2017年享受养老保险待遇人员资格认证(信息核对)工作。全市需认证各类享受养老保险待遇人员190余万名。 值得一提的是,为方便年迈多病、行动不便和异地居住人员的资格认证工作,市区从今年5月开始,首次启用了移动APP人脸识别资格认证系统。也就是说,只要在“宁波人社”APP平台上露个笑脸,就能完成信息核对工作。 凌女士就是这样完成资格认证的。 在手机前咧嘴、摇头就能完成资格认证 2008年,凌女士从我市一家运动器材厂退休。2012年,她跟随子女前往美国颐养天年。由于身在国外,2013年10月凌女士错过了当年的养老待遇资格认证,导致她的养老金被停发。之后,尽管凌女士数次回国探亲,但因来去匆匆一直未办妥资格认证,她的养老金发放也因此一直耽搁下来。 今年上半年,市社保局把提高养老待遇资格认证通过率作为一项难题进行攻坚,经办人员积极通过各种联系方式退休人员。 今年6月,工作人员终于联系上凌女士,并告知她社保局推出了人脸识别认证,可以通过手机完成养老待遇资格认证。获知这个消息后,远在大洋彼岸的凌女士立即在手机上下载了宁波人社APP,注册后通过了养老待遇资格认证,恢复了停发近4年的养老金待遇。 即使整过容,人脸识别系统都可以把你识别出来 那看到这里,很多市民可能有疑问了:怎么才能确认手机前的这张脸就是凌女士的呢?市社保局负责人解释,其实在此之前,他们做了很多的后台工作,提取社保卡信息、居民身份证信息,其中就包括脸部模型。 “这个脸部模型是根据人脸的骨骼生成的,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即使你整过容,但只要没有因为剧烈的外力破相,一般人脸识别系统都可以把你识别出来。” 做人脸识别也非常有意思。在上海女儿家养老的宁波退休职工陈老先生也是通过“宁波人社”APP完成资格认证的。他向记者介绍了人脸识别的流程:用智能手机下载了“宁波人社”APP后,要先完成个人注册,然后再找到并点击“社保待遇享受人员信息核对”,就会出现人脸识别这个界面;接着,你就要把摄像头对准自己的脸部。 今后拿手机可在医保定点机构就医购药 根据统计,今年5月以来,已经有4000多人和凌女士、陈老先生一样,享受到了人脸识别认证这一举措带来的便利。 值得关注的是,不久的将来,市民还可以通过社保卡和第三方账户的绑定,领取电子社保卡,刷二维码就能支付医保和自费的金额,拿着手机就可以在医保定点机构就医购药。 记 者 林 伟 通讯员 任 社 实习生 姚梦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