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有一种破纪录不会让人感到丝毫的喜悦,那恐怕就是眼下我们正在经历的高温破纪录了。昨天,我市最高气温再创新高,飙升到39.4℃,市气象台更是将高温报告“升级”为酷热警报。从目前的预报看,随着一年中最热的“七下八上”的到来,我们得做好跟高温“长期抗战”的准备。 高温报告升级为酷热警报 昨天,又是高温全面“井喷”的一天。昨天早上8点06分,市气象台就发布了高温橙色预警。 截至昨天下午5点,除宁海和象山外,全市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均升至38℃以上。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程明说,市区最高气温39.4℃,再创今夏新高。 这个听起来有点吓人的温度,并不是昨天全市的最高温。据市气象台实况统计,昨天奉化的最高气温达到39.5℃。 从目前的预报来看,未来三天我市最高气温仍是“火力全开”。按照往常的惯例,市气象台是要发布高温报告的,在昨天下午5点的时候,市气象台已经将高温报告“升级”为酷热警报。 张程明说,这主要是因为我市已经连续三天出现38℃以上的高温,而且未来三天,38℃以上的高温并没有要“喘口气”的意思。 最热的“七下八上”来了 是不是已经被连续13天的高温和不断刷新的高温纪录给热“蒙”了?实在不忍心告诉大家一个残酷的现实:一年中最热的“七下八上”刚刚开始。 所谓“七下八上”,指的是每年七月下旬到八月上旬这段时间。 “七下八上”的热,从天文学上来说,是因为此时正值二十四节气中的大暑和三伏天中的中伏。 大暑,通常出现在每年7月22日到24日。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的说法,暑,即热,大暑,“今则热气犹大也。” 大暑节气到来,通常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高温出现最频繁、最集中的时期。 事有凑巧,今年的大暑和中伏首日,恰好都在今天。 从气象学上来说,“七下八上”热得如此凶猛,主要是因为副热带高压。副热带高压是暖性高压系统,受其控制的区域容易出现持续晴热天气。 远洋上的台风救不了眼前的热 持续至今积累的热量,显然不是靠下几场雷雨就能释放的。何以解忧?唯有台风。 眼下已经是7月下旬,回顾今年夏天,几乎很少听到台风的消息。究其原因,民间气象爱好者组织@中国气象爱好者说:“是副热带高压的异常强大。” 不过,今年第一个台风活跃期已经渐露端倪。据中央气象台消息,今年第5号台风“奥鹿”于昨天上午在日本东南方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并以每小时10公里左右的速度在日本东南部洋面回旋,强度逐渐加强。 只是,据中央气象台预报,“奥鹿”未来对我国海域无影响。 昨天下午3点48分,中央气象台再度发布消息,称今年第6号热带风暴“玫瑰”已经于昨天下午2点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未来将以每小时2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 目前,尚无“玫瑰”是否会影响我国的消息。 换句话来说,我们还将继续被笼罩在高温的“魔掌”下。记者 石承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