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漫英(化名),女 记者:陈也喆 炎炎夏日,最解暑的东西除了空调和电风扇,恐怕就是棒冰了。看着冰柜里冒着丝丝凉气的棒冰,我的思绪飘飞到遥远的童年…… 夏天吃冰棍,是童年里最奢侈也是最幸福的事情。 那还是计划经济年代,父亲在单位任书记,为了改善职工的生活,厂里成立临时棒冰房,发放棒冰票给每个职工。 大一些的孩子,暑假会到冰棒房做临时工,既能赚取学费,还可以享受冰柜带来的清凉。那时候我年纪尚小,特别羡慕那些做临时工的大孩子,只盼着自己能快快长大。 还记得好多个夏日的午后,暑气蒸腾,热浪滚滚,狗狗们躲到树荫下伸长舌头喘着粗气。知了也不闲着,高声叫着,一声比一声嘹亮,把宁静的夏天叫得格外热闹。 大人们睡过午觉准备上班时,我就缠着父亲去棒冰房买棒冰,经父亲同意,我会撕下几张三分面值的棒冰票,端着一个大茶杯,飞快地跑到父亲的单位。 来到棒冰房的窗口,我踮着脚,大声地喊“阿姨阿姨”,生怕工作人员听不到我弱弱的声音。 “阿姨,来五根冰棒。” 接过装有棒冰的茶杯,我飞快地跑回家,分给弟弟妹妹。然后,就是我独享棒冰的时光了。 我小心翼翼地把包装纸撕掉,先用舌头舔舔留在包装纸上的甜汁,然后把棒冰慢慢地含在嘴里,让那甜香冰凉的味道慢慢弥散在唇齿间,一直凉到心底。此时,空气中仿佛流淌着一缕凉爽的风,暑意全消。 棒冰票没几天就被我们挥霍完了。长长的夏天,实在难熬,看着别的小朋友吃棒冰,心里着实馋得慌,却又不好意思向父母要钱买棒冰。 于是,我们几个孩子偷偷地收集牙膏皮、破凉鞋,到处捡废铜烂铁,积攒了换钱,再用换来的钱买棒冰。 当卖冰棍的小贩骑着自行车在门外吆喝:“冰棍……卖冰棍咯……”我们便飞也似地跑到小贩面前,眼巴巴地望着。 小贩车后座上捆绑着一个方方正正的木箱,上面用红色或蓝色油漆印着“棒冰”两字。箱子里铺着一圈厚厚的棉被,里面整齐地码着几层棒冰。小贩打开箱盖,掀开裹着的棉被,拿出冒着白气的棒冰,一一递给我们。 夏天就这样过去了。还没等我长成大孩子,父亲的单位换了一届领导班子,厂里的棒冰房改为仓库。单位职工的孩子们便再也没有了拿着票子换取棒冰的那份惬意了。 有时,在街上遇到发小,忆起童年往事,印象最深的也是棒冰房里那清凉舒爽的感觉。 如今生活好了,想吃棒冰,随处可买,品种也是五花八门,却总找不到儿时那种甜蜜的感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