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书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7月23日 星期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柳永的《雨霖铃》

《杨柳岸,晓风残月——
宋词里的悲欢离合》
作者:谷盈莹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4月
编辑推荐词:本是一本原创美文作品集,讲述了宋代诸多著名词人的人生故事,在品读他们的词作篇章的同时带您重新领略其人生经历。
我们读诗词,是因为诗茶相伴的美感。我们读诗词,是因为痴迷诗中的人生百味。

    说到柳永,人们会记起他在落榜后意难平时“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喟叹,也不会忘记他“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的茕茕悲秋念家,更不会忘记他“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一往情深。而这首《雨霖铃》的每一个字,让经历过离别的人们刻在心上,诵读如噎。

    柳永是北宋倾其一生专注写词之人,他在词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那一首《望海潮》不仅浓墨重彩地写下杭州之繁华,至此还开启了慢词写作风潮。相较于《望海潮》的大开大阖,婉约派词人柳永的大多数词则像雨打湖面,涟漪轻轻漾开的细腻低吟。如今我们提到柳永时,常闻“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的评价,虽此言并非完全精准,但也将柳词绘出大致的倩影。

    烟花巷陌,红烛丝管声嚣,自诩“白衣卿相”的柳永倚红偎翠,把酒畅言。科举接连失意的柳永与坊间身世零落的歌女们有天涯共沦落之怅然。和狎兴轻浮的浪荡公子不同,柳永平等看待歌伎,为她们谱曲填词,也将这些温婉灵动的女子写入词中,勾勒出她们千娇百媚的生动,揣度她们烟光残照里,凭栏遥望的寸心万绪。

    柳永总娓娓道出市井里的人生苍凉,酸苦况味,尤其是“离情别绪”这一主题在他酣洒笔墨间绘制得百转柔肠,黯然销魂,而《雨霖铃》更是其中之佼佼者。

    说起离别,思绪便像一张大网般张开,这是任凭时间的洪流如何奔涌也说不尽道不完的主题。歧路将临,别情脉脉。不同时代的文人骚客纷纷有感而发,为这“离别”的大道添砖加瓦,通向没有终点的天际。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短短十二字,就将分别的时间、周围环境以及天气情况渐次描写。“凄切”的岂是蝉鸣,那即将分离的心一紧一颤恰似鸣蝉。“长亭”象征离别,此意象早已被古诗频频征用。初停的骤雨像上天能知晓我心意,招来迫切迅疾的雨珠暂泄忧伤,长亭檐角也许还有雨滴缓缓落下,像分别倒计时;树木折射着清亮的水光,潮湿的泥土踏上去更柔软,似乎要黏住离人的双脚,不能再多走一步。还未正式言别,而别离的笙箫已吹响。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借酒消愁是大家最常用的打发郁闷的方法,也懒去计较是否会愁更愁,唯愿于长醉中忘却三干烦恼。词人却“无绪”饮酒,脑中萦绕着离别忧思,哪还有豪饮的兴致。满心留恋,而小船已催促要启程。“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双手相握,四目相对,泪眼婆娑,纵有干言万语还想诉,却只有如鲠在喉难开口。

    那晶莹的眼波里,藏着只有你知我知、心有灵犀的真情实意。自“念”开始,情境由实转虚,想到那“去去”之路漫漫,仿佛可以无限延续,像《古诗十九首》其中“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那般,恍若每一步都异常沉重艰难,去去日千里,茫茫天一隅。

    烟波浩渺,晚间雾浓,辽阔天际,前程何在,几时是归日?人内心的情绪总是叠层千万,还未离别,就思归期,而这番暗淡的暮霭之景如离人忧心忡忡、毫无着落的前程,前途不明,再会安可期?“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收束上阕的同时,引出下阕更深的情怀。

    好一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悠悠天地间,无论古人还是今人,皆伤离别。此句从个人抽噎里起身,在更广阔普遍的意义上去阐述离情,这为人类发声的言语一出,仿佛可以听到千年前后传来的回声。

    紧承的“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加重语意,离别为一悲,而寒秋又为一悲。感伤的事,感伤的景,立即让悲之怀更黏稠。“今宵酒醒何处”是词人的自问,对此,他做出的回答是“杨柳岸,晓风残月”,言简意深,情与景相生相融。

    酒后凛冽的晓风唤回人的意识,他思绪飘飞,想得更远,“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形单影只的漂泊,经离别过滤后的风景时节,再美好也如同虚掷。思念成疾,嚼一切皆无味。词人再有波澜起伏的风月深情又如何,没有思念的人儿在身边,“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结尾四句是对分别后的情景做出的长远想象,把离愁在时间线上拉得更远,思之至也。整首词层层铺垫,离思缓缓流露,没有终极。景语即情语,为千古流传的佳作。

    很难想象柳永的心思可以如此细腻,而且能直面内心情绪。比起“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的自我宽慰激励,柳词的字里行间有放纵儿女情长之嫌,但这何尝不是一种勇敢的诚实。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但凡是经历过分别的人都会在心里悄悄期待着重逢,不管它成真的概率有几分。幸好有柳三变,让我们的初心从遮掩的裹覆中露出,是否你应该对那个你唯愿与之分享良辰好景的人,上交你的思念呢?

    节选自《杨柳岸,晓风残月——宋词里的悲欢离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