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市实质性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工作的开局之年。上半年,宁波工业继续保持高增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新动能强势崛起,大项目大平台显现巨大潜力,在收出亮丽“阳线”的同时为下半年工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动能不断发力 上半年,全市累计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7832.9亿元,同比增长16.1%;全市规上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612.2亿元,同比增长9.0%。 “宁波工业今年上半年能有这样的增长势头实属不易,因为前几年宁波工业数据的基数就很高,能够继续保持高位增长,离不开新动能的持续发力。”市经信委主任陈炳荣介绍。 从数据上看,上半年,我市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分别累计实现增加值753.9亿元、649.2亿元和416.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8%、11.0%和12.8%。其中时尚制造业、信息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高端装备产业制造业、新材料分别实现12.3%、12.9%、11.7%、10.0%的快速增长。 同时,上半年科技投入持续增加,1-5月,科技活动经费支出84.2亿元,同比增长21.9%,购置技术成果费用同比增长37.1%;授权专利13825件,其中发明专利2403件。新产品产值贡献提高,上半年共实现新产品产值2446.9亿元,同比增长18.1%,新产品产值率31.2%,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 国家“863”项目、国家标准起草单位、工业强基工程……慈兴集团凭借工业机器人轴承“核芯”,在短短两年将三个“国字号”揽入怀中。该公司制造的全球高端汽车轴承,每套单价是普通轴承的12倍多,但万元产值能耗却能降低了50%以上,已能与国际品牌分庭抗礼。 舜宇光学凭借新技术、新工艺在国际市场不断过关斩将,成为车载镜头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玻璃镜片、手机镜头销量全球第二,手机摄像模组销量全球前二的行业巨头……随着这一系列耀眼的成绩,舜宇光学科技的股票市值超过千亿元,力压宁波港、宁波银行等,成为宁波市值最高的企业。 智能经济强势“吸金” 上半年,宁波工业在产值不断增加的同时,企业效益更是快速增长,既有面子,更赚足“里子”。1~6月,全市规上企业实现利税总额980.1亿元,同比增长21.9%;其中利润总额574.4亿元,同比增长29.9%。“这得益于智能经济在宁波所展现的强大生命力。”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宁波舜洁卫生器具有限公司生产的智能马桶盖在今年6月举行“2017中国国际厨房、卫浴设施展览会”上,与来自日本的一家著名酒店卫浴设备公司签订了1万件产品的采购意向合同,合同金额超1000万元。 旭升股份生产的电机机壳、电池机壳等铝合金零配件,以水冷代替传统的风冷散热技术,有效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使用效率和寿命,成为特斯拉的“御用”供货商,营业收入从2013年的1.5亿元暴涨到2016年的5.6亿元,净利率由14.88%升至35.78%,企业已于本月10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 位于北仑的吉利罗佑汽车涡轮增压发动机数字化智能制造车间等7个项目被列入国家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和新模式应用项目,获得国家补助资金1.89亿元;镇海炼化智能工厂和慈星股份针织品智能柔性定制平台等两个项目,被列入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今年8月,我们将会迎来争创国家级‘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的重大机遇,上半年工业经济的‘开门红’也为宁波成为‘中国制造2025’标杆城市打下了良好基础。”陈炳荣说。 记 者 乐骁立 通讯员 储昭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