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讯(记者 劳育聪 实习生 孔诗红 通讯员 范宇乐 沈怡 李敏捷)昨日下午,由宁波检验检疫局、宁波市经信委、宁波市商务委联合举办的“聚焦行业质量提升 助力‘中国制造2025’”——宁波市出口商品质量提升现场推进会,在中银(宁波)电池有限公司举行, 会上宁波检验检疫局发布了支持宁波市“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16条措施,就如何进一步推动宁波市工业质量品牌建设,推进宁波市“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和全市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讨论。 记者从现场了解到,此次16条措施从四个方面来推进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通过助推制造业集群发展、引进项目、绿色改造、制造服务业发展来支持制造业的结构升级;通过推进制造业与技术服务融合、“同线同标同质”、出口标准化发展、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来支持制造业技术升级;通过开展制造业出口品牌建设、出口质量提升、出口质量分析、“质量月”活动来支持制造业质量升级;通过启动便利化工程、技贸服务、课题研究、专家论坛来支持制造业能力升级。 宁波作为首个“中国制造2025” 试点示范城市和外贸大市,出口产品质量自然是建设中的一大重点。那么,如何保证产品质量?现场,多家企业带来了相关经验。 中银(宁波)电池有限公司带领现场人员参观了双鹿的“黑灯智造”车间。企业实现的“智能化”“无人化”是系统的“智能集成”,信息技术代替了大脑、视觉检测代替了眼睛、多种机器人代替了手工,引起了现场人员的浓厚兴趣。 据悉,到6月底,宁波地区共有国家级出口工业品示范区3家,省级出口工业品示范区5家,新培育和创建中的国家级示范区4家,中国出口质量安全示范企业24家,新培育示范企业10家。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今年还将新培育4家国家级出口工业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培育10家出口质量安全示范企业,推选20家消费品企业实施“同线同标同质”,将33个实验室其中包括9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6000余个检测项目纳入企业公共检测认证服务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