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取材于亦舒的同名小说。亦舒的作品大多鼓励女性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上独立自主。她的观点现在读来对女性的理财也颇有借鉴意义——作为女性,先要争取经济独立,然后才有资格谈应争取什么。15岁至25岁,争取读书及旅游机会;25岁至35岁,努力工作,继续进修,组织家庭,开始储蓄;35岁以后,将工作变为事业,加倍争取学习,一定要拥有若干资产防身。 还记得那个华尔街征婚帖的故事吗?一个美国女孩在金融版上问怎么样才能嫁给有钱人,“本人25岁,非常漂亮,谈吐文雅,有品味,想嫁给年薪50万美元的人。” 一位华尔街的金融家这样回复她:跟你结婚将是一个糟糕的经营决策,你说的其实是一笔简单的财貌交易,但是,这里有个致命的问题,你的美貌会消失,但我的钱却不会无缘无故地减少,我的收入可能会逐年增加,但你不可能一年比一年漂亮,从经济学的角度讲,我是增值资产,你是贬值资产。所以,你想办法把自己变成一个年薪50万美元的人可能性更大。” 让自己拥有谋生的技能,比通过婚姻“让人养”要可靠得多。 在《我的前半生》中,罗子君在过了7年少奶奶生活后,被高收入丈夫抛弃了。罗子君一度认为自己的风险来自于年轻美丽的姑娘,自己最大的抗风险行动就是留住美貌。但上位的“小三”却是个“从穿衣到长相都不出众”且并不年轻的失婚女性。当年甜蜜蜜的“我养你啊”成了一个套路。 “我负责貌美如花,你负责赚钱养家”,这种话听过一笑就好。认真讲起来,还是上面那个金融家的回答靠谱,美貌是会贬值的,而赚钱能力却会在美貌贬值之后增强,所以这样的分工协议是很难运行下去的。如果这种约定可以成立,那细究起来,负责貌美如花的一方先违约了,有何底气要求另一方继续履约? 没有谁能靠谁一辈子。所以姑娘们,关键的时候还是要靠自己。独立与成熟,是一个女人在婚姻中的底气。不要做一个手心朝上的女人,自信需要有独立的经济能力打底。并不是说在婚姻中要AA制,各自承担各自的花费,而是他给你钱花,你很开心,他不给你钱花,你也能买得起自己想要的包包。你们可以一同享受阳光,一同面对风雨,但不能完全依赖和攀附。他能赚钱,你也能经济独立,他出去应酬,你也有打发时间的事情,他能升职加薪,你也在变优秀。 好的感情,是势均力敌的。他很好,你也不差。 剧情有点狗血,现实大抵偏残酷,唐晶与贺涵这样的资源不是你想有就有的。所以,即使你现在有安逸生活的条件,也不要放弃努力。爱一个人最好的方式,是经营好自己,给对方一个优质的爱人。 记者 周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