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经济·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8月11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6元一天就能 租台空调度炎夏

有人专门做这样的生意,主要租给工地宿舍 一个夏天可以赚上10万元,但是也挺辛苦的

聚贤路上的一处工地,很多空调都是租来的。记者 毛雷君 摄
何先生的广告就打在车身上。

    今年的夏天感觉特别炎热,连续的高温天让人觉得没有空调就没法活了。在宁波广大的工地上,却有不少建筑工人在没有空调的简易工棚里生活,由此就出现了出租空调这样的生意,一台空调一天租金大概6元钱。

    记者走访不少工地发现,虽然出租空调生意不错,但赚的都是辛苦钱。也有老板表示竞争压力大,这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

    工地的宿舍,是主要客户来源

    现在的宁波,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而那些外来务工人员居住的临时工棚,有不少是没有空调的。那么他们是如何度过这炎炎夏日的呢?去租一台空调是个不错的选择。

    何先生来自安徽,到宁波有10多年了,之前一直从事家电维修生意。之后,他从老乡口中得知,有不少工地的板房没有空调,夏天日子很难过,可是工地流动性大,去买台空调又觉得不合算,于是工人们想去租一台空调来。当时,何先生就觉得这是个不错的生意,加上自己又有维修和回收空调的路子和经验,于是和朋友一起合伙做起了空调出租的生意。

    “这些出租的空调全都是二手市场收来的,也有一些是客户淘汰下来,我们维修后能够正常使用的。我们本身就是做空调维修工作的,收二手空调的渠道比较多,所以价格比市面上便宜不少。一般1匹的二手窗式空调,我们的成本在300元左右,但是要保证能够正常使用,肯定也要进行一定维护的。”何先生说,其实这门生意的门槛不高,只要有渠道,有技术,初期的成本投入几万元就够了。

    “关键是你要会拆装和修理空调,还有就是要有稳定的客源。”何先生说,之前他们也租给一些学生和打工者,但是这些客源数量不稳定,而且比较分散,所以后来慢慢就把重点转向了各大工地的宿舍,那里才是他们的主要客户来源。

    工地有些空调自备,有些是租来的

    昨天中午,记者走访了高新区的几个工地,看到几乎每个工地宿舍都配备了空调。

    在聚贤路上的一个工地,一位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司办公房的空调都是自备的,跟着工程走,用完了会随着活动板房转移到下一个工地;工人宿舍的空调也大多是公司统一安装的,为的是给工人提供一个比较舒适的生活环境,当然也有一些空调是在当地租赁的,不会随着宿舍而转移。

    记者也在工地现场发现了一些宿舍没有安装空调。现场的师傅告诉记者:“这些活动板房都是给新来的临时人员住的,他们有的干一两个星期就换地方,所以没有装。”记者了解到,只要是长期工作人员居住的宿舍,都安装了空调。

    在施工现场,记者还发现了一些集装箱改装的宿舍,也基本上安装了空调。一位师傅说,这些宿舍都是老板租的,不需要工人出钱,“听说老板租这样带空调的集装箱要比普通的贵一点,具体多少我们也不知道。”

    河清北路上一个工地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上个月他们在江北施工,要租空调都是要提早预约的。

    赚的是辛苦钱,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何先生表示,这个行业其实也是赚辛苦钱。宁波地区也就只能做三四个月的生意,7月、8月是旺季,其余时间就是空窗期,时间成本比较高,“一年就只能做一季的生意”。

    当然,如果业务达到一定的量,利润还是可以的。何先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按照一台空调一天租金6元计算,打点折3个月的租金大约是500元,半年的租金大概是700元。一台二手空调的成本在300元左右,而且他们每台空调会收取800元左右的押金,如果出租数量多,那么回收二手空调的成本会进一步摊薄,利润空间会更大。

    “生意好的时候,一个夏天赚个10万块钱是没问题的。”何先生说,这行最大的问题就是人工费用,“每次空调拆装都是我们去弄,大热天赚的都是辛苦钱。现在人工费用也越来越贵,今年比起前几年来差不多翻了一番。”

    何先生坦言,做这行生意的都是外来务工者,除了安徽老乡之外,还有来自湖北、四川、江西等地的,可以说竞争越来越激烈,“现在工地的条件也越来越好,很多国字头的大公司在搭建临时工棚时,都会自己配备空调,那我们就没生意了。我们只能租给一些做配套工程的小老板,这样数量就少了很多。”

    何先生告诉记者,这一行说到底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资金要求不高,所以很容易复制。宁波做这行的大大小小有几十家,高峰期也有人把生意做到了周边的县市区,但是这样运输和人力成本也会上去。

    “比起上海、杭州这样的大城市,宁波工地出租空调的保有量还算低,虽然竞争激烈,发展空间还是有的。”何先生说,今年天气炎热,生意好一些,他会多跑几个工地,争取扩大客源。但是他也告诉记者,有的老乡觉得太辛苦,竞争压力大,也有打算明年转行的。记者 毛雷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