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这个名词,从2015年开始兴起,短短2年时间,已经走入了每个人的生活。出门之前,手机地图会根据实时的路况数据为车主规划路线;游览景区时,大数据系统会根据实时流量安排进园人数与线路;马云甚至会用大数据讲段子,笑称他知道全国哪个省份女生的胸围最大。 而宁波早在两年前就开始谋划大数据及相关产业,随着三大运营商、BAT等信息通讯业巨头在我市不断布局大数据项目,宁波的大数据应用正在翻开全新的一页。 2分钟算出宁波主城区任一点积水情况 每当台风来临之际,不少市民会密切关注台风的最新动态。以往,通过气象、水利等部门的信息汇总,得出台风、暴雨预报结论往往耗时较长,且预见期较短。现在,通过大数据,防汛防台决策将“跑赢”乌云。 在传统洪涝灾害预测中,由于其原理复杂、数据庞大,工作人员只能通过雨量水位监测站反馈的实时数据进行预测。这种方式过度依赖地表数据,通常只能在洪涝灾害发生前20分钟发出预警。如果发生洪涝灾害,市民短时间内很难及时撤离。 而宏泰水利的台风实时信息防汛应用与云服务平台,可通过大数据在1秒钟内迅速找出历史上最为相近的台风,并进行比对,为预测降雨提供参考。 滨海城市洪涝风险预报预警决策支持系统可通过气象、水利、城管等部门提供的实时降雨量、河道水位、水库水位、河道闸门泵站运行情况等信息进行动态模拟,提前48小时对洪涝灾害进行预警、预测。同时,该系统将我市主城区划分为8万余个网格,仅需2分钟便可计算出主城区任意100米×100米区域或某个医院、学校、小区的内涝情况,实时查询相应区域的积水深度、积水时长以及排水时间。 航运大数据为远洋贸易“保驾护航” 去年,宁波航运交易所联合浙江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共同成立了海上丝路航运大数据中心,正式拉开了我市航运大数据建设的帷幕。 宁波市现代物流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周昌林一直致力于物流方面的研究。他介绍,航运业是支撑我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并且有着非常频繁的数据流动,包括船流、箱流、货流、资金流、人才流等。随着国际贸易和大宗商品需求的变化,以及航运联盟不断产生,引发了全球航运市场格局的新一轮调整,全球航运业正处于一个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利用行业运行及发展各环节所产生的大数据,探索创新业态发展的新模式理念,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是目前宁波航交所正在努力的方向。”周昌林说。 信息技术专家、宁波国新信息工程咨询有限公总经理王宏宇表示,建设海上丝路航运大数据中心,一方面,有助于整合宁波航运物流资源,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推动宁波航运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宁波港航物流服务中心国际化影响力,助力中国高端航运服务业迈向国际化。 巨头纷纷在甬跑马圈地 上周发布的《2017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白皮书》预测,到2020年,我国大数据相关产品和服务业务收入将突破1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30%左右。 宁波正在抢抓发展风口,众多网络通信巨头也在宁波跑马圈地,其中以百度公司动作最大。去年12月8日,宁波市政府和百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由宁波市经信委、宁波保税区、百度、赛迪四方共同打造的“全国首个试点示范”百度云智・宁波大数据产业基地正式落户宁波保税区。目前,百度云智(宁波)基地已成功引进首批15家百度系及上下游企业入驻,主要聚焦在大数据(环保、安全、共享经济等)、人工智能(语音及图像识别、智能终端等)和物联网(共享经济等),其中百度、中兴通讯、先河环保3家为上市公司。另外还有7家企业初步达成合作意向。预计到2017年底,基地将引进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创新企业30家、产值突破2亿元、税收突破1000万元。 在百度抢滩登陆的同时,阿里巴巴、腾讯、中国电信、中国移动、航天科工、中国云网等一大批网络信息企业也在宁波布局了相应的大数据项目。 到2020年,大数据开发利用将在全市各产业中全面铺开应用。记者 乐骁立 王婧 通讯员 廖小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