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消费者扫码查询追溯信息。通讯员 刘俊 摄 |
近日,我市发布了《宁波创建新型智慧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计划》提出将力争通过三年努力打造成国家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城市。我市的智慧城市建设不仅在医疗、教育、交通等公共服务领域通过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改变着市民的生活,同时在诸多不引人注意的地方充当起了“隐形”卫士,保护着市民的安全。 食品追溯系统为市民“舌尖上的安全”上保险 近一年来,细心的市民在三江购物、M6生鲜超市和我市各大菜市场中买菜时会发现一个细节——在这些菜肉的价格牌上或是外包装上多了一个条形码。 市民在购买前,只要打开微信,扫描食品上的二维码就可以获得相应信息,如产地在哪里,哪家农户或单位生产的,由哪家运输公司负责运输,什么时候进入超市的仓库都一清二楚。 这条食品安全“保护链”的构筑方是宁波国研软件。据了解,从2010年起,商务部开始在全国试点建设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宁波作为首批试点城市,将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列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从2011年全面启动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工作,2014年通过商务部组织的评估验收,正式进入运行管理阶段。 该肉菜追溯系统的菜品图像识别采用本地识别和后台二次校验的模式,准确率近80%,同时后台菜品识别特征库内容持续加入了人工智能技术,能够不断学习,今后菜品的识别准确率将可达到95%,能够有效解决食品交易过程中出现的缺斤少两、菜品与菜价不符、食品安全事件无法取证、食品追溯断链等一系列问题。 目前,宁波市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已覆盖宁波全市10个区县(市)和四个功能区,总计313个追溯节点,涵盖了肉类蔬菜基地、批发、团购、零售、配送、生猪屠宰、猪肉专卖、超市、豆类制品加工等九大业态,系统配套软件达31项,追溯设备超过2.2万台,年产生5亿条追溯数据,累计向商务部上传追溯数据超过25亿条。从2016年起,宁波市在商务部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季度运行考核中,一直稳居排名前三位。 巧用大数据监管网络订餐,1秒筛查4家商铺 如今,市民通过移动网络进行外卖订餐,变得越来越习以为常,但“黑作坊”“黑窝点”、商铺超范围经营等“舌尖上的烦恼”也随之而来。 对此,我市拿起了大数据这一“新武器”监管网络订餐。由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手浙江商安公司开发的网络订餐平台大数据采集、分析系统——智能化网络订餐监控系统可以以平均1秒筛查4家商铺的速度发现外卖商铺存在的证照不一致、超范围经营、疑似黑窝点等八大问题。 打开智能监控系统,输入查询关键词,不一会儿就从数万家店铺中发现5家店铺存在违规行为,了解线索后,监管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当场查处一家黄焖鸡店暗藏“黑作坊”。线上检查与线下监管密切联动,巧用大数据突破网络订餐监管瓶颈。这是记者在监管部门管理后台看到的场景。 据浙江商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李由宙介绍,目前全国主要的第三方平台中有1200万家入驻商铺的数据,用这套系统只用一天时间就可以采集到所有公开的菜品、证照等信息。这一智能化平台目前已与宁波、舟山、鄂尔多斯、呼和浩特、湖州等城市的相关部门展开合作。 您睡着时,智能安防系统可不休息 智慧技术的应用不仅仅维护舌尖上的安全,更能提供全方位的保护。位于江北区的赛特威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打造出了一系列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智能安防产品,在不间断地保护着市民的安全。 “通常在深夜发生的火灾会造成较大的生命财产损失,而我们制造的智能独立式光电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利用最新的感应技术,可以在火灾初期就感知到热量,并立即声光报警,让熟睡的人一下子惊醒,为火灾救援与逃生创造有利条件。”赛特威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文骏介绍。 此外,利用最新的NB-IOT(窄带物联网)与传感技术,该公司打造了一些列安防产品。如气体泄漏报警器、无线水浸报警器、喷烟防盗器等产品。通过一系列报警器组合而成的智慧家庭安防系统,在家中发生煤气泄漏时,气体报警器会自动关闭煤气阀门、开窗通风同时向用户的手机发送相关报警信息;同样的,发生浸水时,自动关闭水阀;而当家中进入小偷时,喷烟防盗器能够喷出烟雾并发出警报震慑犯罪分子,并及时通知住户与公安机关。 据了解,该公司目前年产千万余个智能安防产品,并在宁波、香港设立了两个研发中心,建立了英国、德国、美国等全球安规行业标准检验测试场地。 记 者 乐骁立 通讯员 廖小琴 刘 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