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智创未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9月08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军转民”,高冷科技进入企业 “民参军”,企业走出发展之路

军民融合论坛在甬举行,著名军事专家尹卓做客宁波

著名海军军事专家尹卓参观我市军民融合成果展。记者 乐骁立 摄

    “我们为什么要推动军民融合?因为通过军民融合,我们能够更全面、更快速地引领科技创新,从而保障国家安全、改变世界的技术发展、经济发展格局。”昨天,著名海军军事专家尹卓空降2017宁波市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论坛,就军民融合谈了自己的观点。

    记者了解到,目前军民融合在甬快速发展,航天科工、中物院等国家军工企业与科研机构在甬布点,积极推动“军转民”;同时,我市甬企也踊跃“参军”,目前已有60多家企业取得军工资质,并在新材料、电子信息、机械、航空航天、核电、船舶、电子通信等领域,为军方提供产业配套。

    “军转民”,“高冷”科技为企业所用

    据悉,我市结合“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工作,积极推动军民融合,成效显著。不少“高冷”的军用科技随着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等央企和科研院所的落户,正在转化为企业的生产力。

    位于鄞州区的宁波中物科技园是宁波最典型的军民融合技术转移基地,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与宁波市共建。

    去年,欧琳厨具委托中物科技园创新平台中物激光与光电研究所开发了一款与水槽结合在一起的超声波洗碗机,这款产品让高端军工技术走入寻常百姓家。

    “普通的洗碗机需要两三个小时才能完成一次洗涤,而利用超声波,这个时间将被成倍缩短。”研究所负责人谷明强说。

    “民参军”,甬企“参军”热情高涨

    “军转民”使军用技术进入寻常百姓家,而“民参军”则使企业走出了一条发展之路。

    据宁波市军民结合产业促进会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有60多家企业取得军工资质,并在新材料、电子信息、机械等领域,为军方提供产业配套,参与了神舟、嫦娥、天宫系列和核电、商用飞机等生产配套服务,形成了以星箭航天、天生密封件为龙头的“民参军”骨干企业。

    宁波星箭航天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高科技民营企业,10多年来一直为“星、箭、弹”的发射场生产管路组件、燃料和气体加注软管等设备。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从“天宫”一号到“嫦娥”七号,星箭都参与了其中发射塔供气系统配气台、阀门、金属软管、管接件等设备的生产、安装。

    在论坛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发布了《宁波航天军民融合技术转移中心产品推介目录》,目录中有关于导弹等武器的“民参军”项目,也有如柔性触屏手机、具有“越野功能”的清洁机器人等“军转民”技术。

    市人大代表、宁波星箭航天机械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高泽普表示:“民企‘参军’,是历史赋予的责任,‘参军’企业要实实在在承担起对国家、民族应负的责任。”

    记者 乐骁立 

    通讯员 朱立富 储昭节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