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脸识别互动。 |
昨日,第七届中国智慧城市技术与应用产品博览会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展馆现场首次应用人脸识别技术、自动地图机,大量植入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平台,以及AR、VR元素,这些高科技无一不夺人眼球。 和往年不一样的是,今年的智博会入口不需要人工检票,在简单注册后只要用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就可入场。而通过自助地图机扫描,一两秒钟内就能自助获得智博会场馆地图,一到场馆参观者就感到“智能风”扑面而来。而本届智博会上,展示的新材料、新科技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层面。参观者深深地感到,智慧和智能不再在“云”端,而是深深地接上了地气。 高新材料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 石墨烯是一种高新材料,通过智博会,记者发现这种材料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从事石墨烯薄膜开发的研究人员汪伟告诉记者,石墨烯做成的发热膜利用远红外热辐射原理,可做成挂在墙上的“加热画”,可做成电暖器、理疗腰带用来保暖。半张A4纸大小的石墨烯薄膜成本价在10多元,一般家庭也可以接受。汪伟介绍,石墨烯发热膜可用直流电,电压很小,但发热极其迅速,10至15秒可升温至70℃至80℃,以后家庭使用前景十分广阔。 用石墨烯作为催化剂制成的铝空气电池,使用寿命长、能量密度高。中国中车就和中科院材料所合作,采用了石墨烯的超级电容器,使用这种电容器的新能源车可以跑得更远,这种超级电容车已经跑上了奥地利的街头。至于用石墨烯做成“工业味精”作为塑料、橡胶、涂料上的添加剂,可以大大提升工业原料的性能,这也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活。 健康云网络可即时监测健康指数 在智慧健康展区,宁波龙豪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人体疾病风险预警系统,能够将人体八大系统的组织器官的生物活性和功能状况即时表达出来。一位女孩在检测中,智能检测机显示出其自主神经系统压力大,易造成精神衰弱,女孩眼泪唰一下流了下来,原来女孩两个月前失恋了,最近又失业了,近一个月一直难以入眠。女孩表示回去要好好调整自己的心态,尽快恢复好状态。据宁波龙豪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巧红介绍,他们的智能检测仪不仅准确性高,还可以通过健康云数据平台与相关人员分享。目前他们公司将参加健康检测人员的血压、血糖、体重、睡眠监测都已联结成健康云平台网络。家中老人、孩子的健康信息可以即时与自己的手机相连,也可以与医院主治医生的手机相连,让大家可即时关注患者的健康状况,即时进行急救或者提供帮助。以后,这套智能健康云平台系统将迅速走进养老院、幼儿园,以及居家养老家庭中。 智能路灯成了街头万花筒 智慧大数据,物联网,云信息,这样的字眼在本届智博会上随处可见。上海三思电子工程有限公司的系统工程师周英卓指着一款智能路灯系统告诉记者,这款智能路灯是他们公司与华为公司合作开发的,集结了气象、交通、急救等众多的传感器,这种智能路灯在街头一站可谓身手不凡。这款智能路灯能根据时间、天气、气压甚至风力等天气因素的不同,可自动调节亮度,可以将温度、噪音、PM2.5等信息即时播报。而且上面有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可以让街头的电动汽车随时充电,路灯身上还装有智能摄像头,可以提醒人们哪里的窨井缺盖子,要注意路上安全。甚至可以为迷路的老人和孩子紧急呼叫,还可以为交警提供人流和车流密度的统计。 “百度无人驾驶车” 让无人驾驶走进现实 能自动搜索高精地图和智能感知环境信息的“百度无人车”,让人大开眼界。高精地图可以达到厘米级的精度,精细到路面行车线,可以分辨桥上、桥下、摄像头、路牌、斑马线等。高精地图比普通GPS定位高2个数量级。百度拥有国内首家自主研发的三维高精地图,百度无人车的智能感知可以深度剖析车辆周围的环境信息,车辆准确检测率达到90%以上,行人检测准确率超过95%。一位常常去探险的旅游爱好者叶先生告诉记者,有了百度无人车,他们的车友会可以将旅游线路拉得更长了,因为无人车有强大的地图搜索功能和环境深度感知功能,可以给他们旅行途中排险。 人脸识别技术 让生活进入“刷脸”时代 人脸识别技术走进了展厅,在云计算、大数据大企业展区出现的所有参展者的脸部都被摆放在人脸识别互动区的人脸识别扫描仪一一扫描输入。据百度研发人员介绍,人脸识别技术主要是依托于大数据的处理系统,他们的口号是“用科技让复杂的世界更简单”。目前人脸识别技术广泛应用于车站、码头、商场、地铁等人流聚集地。他们曾经用人脸识别技术成功解救了被拐卖的儿童。这位研发人员介绍,以后人脸识技术的应用与每个人的生活都密不可分。比如家庭进门不再用钥匙,只要刷一下“脸”就行,超市、商场也不再需要收银台,“刷脸”就可完成支付。 记者 王元卓 文/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