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是什么样?9月8日下午举行的第七届中国智慧城市技术与应用产品博览会智能经济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高峰论坛上,来自科研机构、科技巨头企业的专家大咖们为大家呈现了一幅智能经济的发展蓝图。 未来正在悄无声息地到来 在现场,第一位演讲嘉宾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潘云鹤院士就抛出了他的观点——“人工智能2.0时代已经到来”。 他介绍,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出现了这样几个特征:首先人工智能可以基于大数据进行深度学习。比如,当女孩子用“美颜相机”APP拍照时,这个软件就会根据用户每一次修片的习惯,总结出哪种修片方式是女孩自认为最美丽的,当再次使用时,APP就会根据这种审美逻辑自动修片。 第二个特征是互联网的连接技术日趋成熟,改变了社会分工。在智博会的展会现场,慈星公司展示了其最新推出的智能化针织横机。 “比如,在意大利米兰的采购商下单要订制一批款式独特的针织衫,他可以打开手机APP在原料库界面选择原料、款式、品牌、设计等信息,订单生成后会自动进行数据建模,并根据发货要求分析出,哪里生产效率最高、哪里质量最稳定、哪里原料供应最充裕、哪里成本最低、哪里物流最便利。可以在佛罗伦萨生产,也可以在越南,全世界用我们设备并入云的厂家均可接单。”慈星展位的负责人介绍。 第三个特征是类人智能兴起。如苹果手机中的自然语言识别系统Siri不仅能够听懂人们日常的语言方式,甚至还能模仿人类的口吻讲段子。 第四个特征是无人化,阿里巴巴推出的无人超市、满天飞翔的无人机、双鹿电池的无人生产线……这些无处不在的改变正在提醒着人们,科幻片里的未来正在悄无声息而又真实地来到了我们身边。 宁波正在成为新型智慧城市 “新型智慧城市对合理配置资源起到了关键作用。”网易副总裁罗尚虎介绍,“就比如智慧教育,通过网络可以让农村的孩子也能听名师授课,云医院让医疗资源更加惠民。” 而罗尚虎说的正是宁波市在不断实践的。在教育领域,通过“甬上云校”,我市的优质教育资源突破了时空限制,向全社会开放。截至目前,“甬上云校”已开展网络直播课程150余次;在医疗领域,全市已建成44家远程会诊中心、250个云诊室,注册云医生2652名,累计完成在线咨询服务逾10万人次。 “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要以老百姓的需求为出发点,政府的决策者、实施者要做明白人、走实在路。”工信部原副部长、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原副主任杨学山在现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宁波的智慧城市建设与探索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并形成了宁波模式;同时宁波也是全国首批“中国制造2025”的试点示范城市、信息消费城市。建议宁波下一步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服务、应急等各领域的应用,更加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携手发展,并把握数字化机遇,顺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积极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信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张峰表示。 记者 乐骁立 通讯员 廖小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