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18号台风“泰利”来势汹汹,极有可能成为今年以来最强台风,甚至成为今年的“风王”!随着移动路径的不断调整,至昨天晚上8时,“泰利”最终选择直奔浙江而来!“泰利”带来的暴雨在升级,明后两天我市将有暴雨到大暴雨! “泰利”或成今年来最强台风 据市气象台昨天19时发布的消息,今年第18号台风“泰利”已经于9月11日20时加强为台风。截至昨天17时,“泰利”中心位于宁波东南方向1080公里左右的洋面上,中心最低气压965百帕,近中心最大风力13级(38米/秒),7级风圈半径310公里,10级风圈半径120公里。预计其未来强度还将加强。 而据中央气象台消息,“泰利”最强时将达到强台风级或超强台风级。不仅有望成为今年以来最强台风,甚至有可能成为今年的“风王”。 诞生于9月的“泰利”有望成为“风王”并非偶然。 据中国天气网统计数据显示,1949年至2016年,在9月登陆我国的台风,在台风级及以上强度的就有66个,因此9月是登陆我国台风平均强度最强的一个月。 这主要是因为台风生成发展需要有温暖的海水提供能量,通常8~9月海温最高,特别是到了秋季,积攒了很多热量的海水,往往容易产生强度大的台风。 直奔浙江而来,路径仍在变化 据市气象台消息,未来,“泰利”将以25公里左右的时速向西北方向移动,逐渐向浙江沿海靠近,并将于明天夜里到后天,紧擦浙江沿海北上转向或在浙江中北部沿海登陆。 据中央气象台分析,“泰利”的移动路径之所以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主要是受副热带高压和今年第19号台风的影响。 原本副热带高压呈带状,当“泰利”接近中国台湾后,副热带高压分裂成两块,“泰利”位于两块高压中间。副高的断裂,使得引导“泰利”前进的气流减慢,“泰利”的移动速度也变慢,并获得了向偏北方向移动的动力。 从昨天下午开始,中央气象台已经为今年第19号台风编号。它和“泰利”之间相互影响,同时也为“泰利”提供了偏北的动力。 暴雨升级为大暴雨 据市气象台预报,今天白天我市仍将以多云天气为主,等到夜里转为阴有阵雨或雷雨,局部地区有暴雨。 这仅仅是个前奏。据市气象台消息,受“泰利”影响,明后两天我市将有一次暴雨到大暴雨过程。和之前的预报相比,雨势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 此外,明天开始到16日前期,我市内陆地区风力可达8~10级,沿海地区风力可达10~12级,沿海海面风力可达12~14级,台风中心经过的附近海域风力可达14级以上。 不过,由于今年第19号台风已经生成,“泰利”可能与之相互作用,且目前副热带高压不稳定,未来台风的移动路径仍存在不确定性,大家还是要提高警惕,随时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最新消息。 记者 石承承 ■新闻链接 秋台风为何更“凶猛”? 和夏天生成的台风相比,秋台风有自己的特点:首先是路径偏南。随着副热带高压的东退南移,热带气旋的路径也会逐渐偏南;其次是威力强大。 中央气象台数据显示,超强台风中,秋台风往往占到近一半,有时候强度还会超过夏台风。1951年至2010年间,气压最低(通常台风气压越低,强度越强)的前20个台风当中,秋台风占到了65%。 据专家介绍,这是由于夏秋过渡时,太阳自北向南的移动造成海温偏暖,台风从更为温暖、活跃的洋面诞生,自然威力更大。同时,秋台风也更容易与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形成叠加效应,造成降雨增多。同时,从“秋分”到“小雪”节气,正是我国南方地区晚稻抽穗扬花的成熟期,秋台风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也更需要防范。 国庆期间,影响浙闽的秋台风不算罕见。比如2007年的台风“罗莎”,还有最富盛名的2013年第23号台风“菲特”。 由于秋季冷空气活动频繁,秋台风强度、路径也会多变,秋台风的预报难度要比夏季台风更大,多重因素叠加下,也使得台风的防御形势更为严峻。 历史上,曾有多个秋台风造成过严重影响。 1961年10月4日,当年第26号台风在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登陆,其风力一度达到18级(71米/秒),浙江大部地区遭受灾害;1962年的第16号台风造成的经济损失,根据后来测算,影响浙江当年GDP达到6.2%;1973年第15号超强台风于当年10月10日登陆福建省龙海市,给福建带来较大损失。 2005年10月2日登陆福建省厦门市的“龙王”,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4.78亿元;2007年10月7日,强台风“罗莎”在浙江苍南到福建福鼎之间登陆,在福建北部和浙江南部长期滞留,给浙江、福建、安徽、江苏、上海5省(市)造成严重破坏和人员伤亡。 2013年是秋台风较活跃的年份。那年秋天,由于副热带高压十分强势,台风“天兔”“蝴蝶”“菲特”“百合”相继袭来。因为“菲特”“海燕”造成损失重大,因而被“除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