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文艺理论家钱谷融于9月28日21时许在上海市华山医院逝世,享年98岁。 今年9月28日是钱谷融虚岁99岁生日。当天上午,他的家人、学生都来到华山医院病房为先生祝寿、合影留念,先生精神也很好。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倪文尖在微信上说,下午去探望钱先生时,情况不太好,但神志清醒,他“还让我们早点回”。 钱谷融先生的学生、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杨扬说,钱先生是9月20日入院的,医生发现他有心衰竭和肾的问题,前列腺癌也在扩散,病情很难控制。钱谷融得知病情后态度很从容,表示只要没有太大的痛苦他都能泰然处之。他的确是一个把生死看得很淡的人。最终钱谷融在睡眠中仙逝,没有多少病痛。他传奇的一生也安详地画上了句号。 华山医院负责照料钱先生的一位护士说,虽然平时交流不多,但先生很乐观,每次去打针发药他都是笑嘻嘻的,他心衰很厉害,还有其他病被限制喝水,“有两天他和我们说,好想吃冰激凌。” 钱谷融出生于1919年,与“五四运动”同龄,原名钱国荣,江苏武进(今常州武进区)人。1942年毕业于当时的国立中央大学文学系。后任华东师范大学讲师、教授、文学研究所所长,《文艺理论实践》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他长期从事文艺理论和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和教学,著有《论“文学是人学”》《文学的魅力》《散淡人生》《<雷雨>人物谈》等,讲授《中国现代文学》《文艺学专题讲座》等课程。2014年底,钱谷融获得上海文学艺术“终身成就奖”,获奖词评价他作为“现代文学研究领域影响深远的一代大家”,“理论、评论、赏析皆有传世的独特建树”。 “文学就是人学”在60年前的提出曾为钱老召来许多麻烦。1957年,华东师范大学召开了一次大规模的学术讨论会,钱老于那年2月初写成了《论“文学是人学”》一文。之后,钱谷融受到批判。如今,这已经成为当代文学的一个事件。 “‘文学就是人学’也不是我提的,最早是知道高尔基有把文学叫做人学的意思,我认为他有这样的意思,所以就写了。后来接受许杰老师的建议,把论文题目写成《论“文学是人学”》,原来以为写个‘论’字就不会有太大麻烦,但最后还是没有逃过。”但在钱先生看来,这次批判有点因祸得福,意外批出了“名声”。他就是这么乐观。 本报综合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