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俯瞰视角下的宁波国际金融服务中心让城市显得更加的现代化。 记者 徐文杰 摄 |
罗震东 南京大学区域规划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城镇发展机制与战略、城市区域规划方法等。 问:宁波都市圈包括哪些地方? 罗震东:长三角城市群里明确了五个大的都市圈,包括南京、苏锡常、杭州、合肥、宁波。宁波都市圈涉及的范围在长三角城市群规划里就明确了,是宁波、舟山和台州三地。 问:宁波都市圈如何协同发展? 罗:都市圈这个概念实际上是一个区域的概念,比如宁波都市圈不是指宁波城市,而是指跟宁波相关的周边城市。这些城市因为在产业、生活等各个方面有非常紧密的联系,所以把它们组织在一起,来看他们整体能形成怎样的分工体系,从而带来更高的产出效益。对于宁波都市圈的协同,至少从三个方面可以为宁波未来发展提供新的可能。 第一,从长三角层面或者更大的区域层面来看宁波和哪些区域有更紧密的关系,这种关系决定了宁波未来在区域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未来能够为周边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未来宁波作为中心城市,它的能级取决于它的服务水平,能够服务的人群越多、服务的水平越高,中心性就越高,所以宁波城市未来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它的服务范围。这就需要一个都市圈来支撑宁波的发展,而单靠宁波自身是无法支撑更高的综合服务的功能。 第二,建设宁波都市圈也是宁波自身发展的需求。宁波市自身也有整合协调发展的需求,包括临近的舟山、台州,也有整合协调需求。从都市圈角度看,不光是宁波中心城,包括余姚、慈溪、奉化、宁海、象山和周边都有联系的可能性。如果只从宁波行政范围看,余姚、慈溪、奉化、宁海、象山好像只能跟宁波有联系,实际上不是,比如说像余姚、慈溪可能跟上海有更紧密的关系,所以从宁波都市圈自身的发展角度看,作为一个开放的城市体系,它也要跟周边的城市有更多的联系。 第三,从宁波、舟山和台州的老百姓的角度看,老百姓的希望有更多的便捷。如果这个区域能够形成更多的协同,比如电信、公交卡等这些市民服务的功能,如果能够形成协同的话,对老百姓也是一个非常便捷的服务,所以从民生角度也有这种区域协同的要求。 问:宁波都市圈的协同发展有什么特点呢? 罗:宁波有非常丰富的山海资源,但是这些丰富的山海资源也决定了我们这个区域的交通条件,从基础设施建设上看难度是最大的。从这么多年的经济发展格局可以看到,北面的几个城市,包括杭州、南京、上海、苏锡常等,整个城际间的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等一体化程度很高,而且过去因为平原地区的经济发展、城镇发展,也形成了紧凑的高密度的格局。宁波都市圈中,舟山、台州大山大海的格局,使得交通的成本非常高。所以宁波都市圈从交通的连接度、便捷性、可达性来说,是几个都市圈中最低的,同时也受制于基础设施包括交通发展的滞后。宁波都市圈三个城市的联系度和其他城市圈相比也相对较低,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并不强,从台州到舟山,除了沿海港口有一些合作之外,其他经济上的联系相对较弱。所以,相对长三角城市群里的其他都市圈,宁波都市圈处于起步阶段,是一个比较初级的都市圈。 宁波都市圈有大山大海的格局,很好的生态环境本底,还有区域的旅游资源,所以宁波都市圈应走一条和北面的几个都市圈不一样的道路。 另外随着中国电子商务、物流企业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包括与电子商务相关的一些消费活动等信息时代所带来的影响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所以宁波都市圈的建设应该是一个信息时代的都市圈建设,我觉得应有别于我们之前工业化时代的都市圈建设模式,有很多创新的可能,而不一定要走苏锡常、南京、杭州都市圈的既有道路。 问:未来宁波都市圈协同发展重点将关注哪些问题? 罗:一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共建共享。宁波作为中心城市,教育、医疗商业服务肯定在整个都市圈里是具有很明显的比较优势的。这些比较优势如何让都市圈的老百姓享受到,就涉及到整个都市圈的共建共享机制,包括区域一体化机制的建构。二是产业的协同分工。宁波、舟山、台州三地港口之间的协作,与港口相关联的产业的协同合作,是都市圈构建产业协同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如整个浙东的旅游资源是非常丰富的,从舟山的普陀山到宁波的佛教文化,包括奉化、溪口,一直到台州,有很多的旅游资源,能不能进一步整合。对于都市圈的协同合作,可能还有更多的方面,比如杭州湾、三门湾等湾区的保护、生态和海岸资源的保护,包括鱼类资源的保护都是非常重要的。我觉得宁波都市圈有别于杭州、上海,包括苏锡常、南京都市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色,是要彰显海洋资源、海洋文化。
|